不朽的精魂——从杨贵到红旗渠精神
15910667*** 2018/4/24 6:15:00 浏览:487
十多天前,他走了,当地数千百姓冒着倾盆大雨参加追思会,无限缅怀。
半个世纪前,他来了,在太行之巅的悬崖峭壁,带领十万人民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毛泽东主席对兴修水利的他给予莫大赞许。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红旗渠是新中国的一大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没有他,就没有红旗渠,也就谈不上红旗渠精神。
他,就是杨贵,原林县(今林州市)县委书记。
林州市位于太行山脉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使得林州历史上“十年九旱”。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明正统元年(1436年)至1949年的500多年间,林州就曾发生旱灾100多次。旱灾频发致使民生凋敝,很多人逃荒。
1954年5月,时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面对贫瘠的山区,他把百姓装在心中,用情感连着百姓,敢担当,勇作为。
上任初始,杨贵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夙夜在公,组织干部翻山越岭、走街串户、访贫问苦,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让全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日子”是他的梦想。
用奋斗开创幸福未来。不当“太平官”的杨贵,担着被撤职受处分的风险,排除万难,毅然修建红旗渠……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技术人员仅有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修渠资金不足,只有300万元储备金;粮食奇缺,仅有三千万斤粮食,很多人是吃着野菜团子开山凿石;没有水准仪,用一脸盆水一根筷子替代;没有住处,山崖石洞安身,露天野宿,薅草当被;没有工具,铁镢、铁锹、小推车都用上;没有石灰,自个烧;没有炸药,自个造。
在杨贵带领下,林州人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在太行山间开辟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渠道。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杨贵的挺身而出,数十万群众逐梦前行,坚持了十年,实现了美好图景。
有人说,红旗渠能够修成,得益于一个字:“敢”。那么,他们又凭什么敢呢?杨贵坦率地说:“我们是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所以才‘敢想敢干’。只要坚定地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由此诞生,并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4月10日,老书记杨贵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传回林州,太行山悲切,红旗渠呜咽。
当年在红旗渠工地上舍己救人的女英雄李改云,悲伤不已:“老书记,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尽管离开林州几十年了,您依然牵挂着我受伤的腿,您心中始终装着俺修渠人啊!”
90岁的任羊成,红旗渠特等劳模,他与杨贵老书记共事的岁月里,两人跟亲兄弟一样。回忆起当年,任羊成老泪纵横:“老书记与民工一起扛石头,脚上磨起杏核一样大的血泡,鞋帮都被鲜血染红了。但老书记却说,群众都在干,咱能不干?咱得跟群众同甘共苦啊!”
4月13日上午,杨贵追思会在红旗渠纪念馆举行。大雨滂沱,挡不住人们缅怀的脚步。林州数千干部群众和学生冒雨会集到这里,深切缅怀老书记,寄托无尽的哀思。
追思会上,任村镇盘阳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学动情地说:“没有杨贵老书记,就没有红旗渠,就没有今日富美林州;没有红旗渠,就不会孕育出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白杨坡村,这里留下了杨贵的足迹。4月15日上午8时许,这个村的30多名群众,自发来到红旗渠渠首,以特有的方式祭奠杨贵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岳安龙回忆,十多年前,村里决定建一所希望小学,资金有缺口。老书记在北京得知消息后,主动捐助了1000元,消息不胫而走,村民纷纷踊跃捐款。村里为了让后人铭记老书记的恩情,将这所希望小学命名为杨贵小学。
为追忆杨贵在林州工作的艰辛岁月,缅怀老书记的为民情怀,林州市摄影家协会在红旗渠纪念馆举办“追思老书记在林州岁月图片展”,一幅幅照片定格了老书记在林州的点点滴滴。
连日来,不少群众自发地用散文、诗词、方言快板、网上灵堂等方式,寄托对老书记的哀思。每天,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到红旗渠纪念馆杨贵的灵堂前吊唁。
杨贵,一位执著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心系百姓,让一条上千公里的“天河”永远定格在太行山巅,成为一座时代的不朽丰碑和一曲淬火锤炼的民族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