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预言,2050年世界人口会全面进入老龄化。那是30年以后,我若还活着,也年过花甲。
前两天去咨询墓园,碰到了一个女儿带着妈妈也在咨询业务。在她的女儿去跟工作人员交谈的时候,老人和我成了大厅里唯二的两个余人。其实我没有看她,不过她还是走过来,有点不自在地表示,女儿正在咨询的就是她和老伴的墓地。她说她有6个儿女,老伴十几年前就已经过世,当时没有很正式的下葬。这两年,几个儿女想给去世的父亲买块好点的墓地,考虑到母亲也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就想一块把母亲的名字刻在墓碑上,将来合葬。老人一开始不同意,因为觉得不吉利,后来是女儿一再做工作,她才同意,这不今天跟着过来咨询,不过去现场选墓的时候,她就不想过去了。她继续讲述着自己其实三十多岁起,身上就开始各种大病小病,自己都没有想到能活这么久~
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和我说起这些,虽然对话不长,还几乎是以我听为主,不过信息量也足够大。现在的人的想法真的与时俱进了,不会再顾忌太多,不过也许老人心中有不愿,却又不想违了6个儿女的意,所以虽然什么也不说,还是有芥蒂的吧!我们是不是也都一样,在和父母的沟通上,总是从自己出发考虑的多,以为是考虑的很周全,把事情处理的很体面,其实却并不知道父母最真实的想法。请别用罗辑思维去对待感情,因为有一天我们终会发现自己费力去争取的,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己真的想要和会令自己快乐的,而那些被忽略的,一旦失去,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整个人的世界轰然崩塌。
想见一个人,无论他是父母还是恋人,不是例行公事要完成的任务,而是自己最强烈的起心动念,是想到了就必须要去做,否则就会坐卧不安,也许见到后反而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质,可多少年以后,当有一天再有心也无处找到对方时,会感谢自己当初在每一个可做可不做的时刻,选择了坚定地去为我们爱的人多做点事,哪怕看起来有点多此一举。
我很喜欢一个同事的做法,每周一天的休息,不论有多大的事,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回家。有时候前一晚有聚会,再晚她也会想办法,创造条件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家。“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就喜欢狭义的解释,只要前面“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多少人的一朝离家,就成了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都有超强的自我安慰能力,近乎催眠地告诉自己,父母希望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生活,然而其实他们有太多的期盼,尤其是失伴的父母一方,心很多是更无所寄,除了盼儿孙,已经没有自己的生活和规划了。如果你静心地去参与他/她一天的生活,那很可能就是一个月,一年的缩影了。可是他们不会让自己成为羁绊,不会对你说一句,别走的太远,请留在我的身边……
只身在外的我们,每一天纵使压力大,也是被各种人和事填满着,时间总是过的飞快,然而在父母那里,也许时间好像变慢了,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点什么,只有为子女忙碌,被子女需要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感到开心。被忽略和遗忘的时间好像更多一些,可是一代又一代,似乎总是循环上演着相同的桥段,生命不都是这样接力着向前吗~
如果是从个人需要出发,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是圆满的。父母永远双全健康,爱人体贴,孩子听话,然而这些都是从“我”的需要出发,为了我的完整。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所需,我们好像没有人真的愿意先活没了自己,看看我们爱的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他想做的,想说的,哪怕是他感知自己的大限将要离开,如果还是“我”来作祟,我肯定是希望对方哪怕承受着病痛也不要离开,可多少被病痛折磨的人,在经受了各种折腾后,终于可以不再折腾病体,会觉得终于解脱了!这是什么范畴,生命最后的一段路,如何维持着庄严和体面离开。
想起前两天新闻中,讲一个法国女孩尊重父亲的最后心愿,带着父亲去进行安乐死,两个人不像是去赴一场死神的邀约,而像是去旅游,也许,那一瞬的肉体和灵魂的分离真的是另一段旅程的通关,我们因为不知道会通向何方,去向哪里,才会拒绝和害怕~
刚下地铁,楼梯不远处围了一些人,地铁广播开始寻找医生。我透过人缝看了一眼,是一个满头银发的阿姨,她今天出门穿戴的很整齐,脸色已经紫青,地铁站是她的终点站吗,看的出在旁边围观的人没有她的同行者,她的家人可有感应?阿弥陀佛,请佛祖保佑,如果她没有大限来临,让她快点苏醒~阿弥陀佛,如果这是她的终点,希望佛祖来接引她~
这是妈妈离开后,我学会的,无关信仰,不管你信不信,如果能在一个生命临命终时,帮他念一句佛号,希望会对将要离开的生命有益。遗憾我之前并不懂这些,没能为母亲做上任何,哪怕只需要一秒的四个字音~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