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祝恒俊母亲、王永伟父亲的天堂家园
 
祝恒俊
1935 ~ 1963
  王永伟
1930 ~ 2004
 
到访:13385  墓地祭奠:14   留言:31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慈祥恺悌留芳远,春日坟前共献花
安宁、小宁兄弟  2018/4/6 1:10:00  浏览:607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在给你写信。
     知情的人一定会问,你妈妈不是早已去世了吗?是的,早在55年前,您就被病魔夺去生命,离开了我们。可是对我来说,您却从来没有死,我绝不相信您这样的人会死!您只是驱体离开了我们,您的精神一直深深地结合在我的生命中。您生前常说我们是相依为命的母子,现在我们依然如此。妈妈呀,您和我们虽然隔着两个世界,永无再见面的那一天,但我却刻骨铭心,昼夜思念,与您从未有片刻分离……
       妈妈,55年前,您离开我们,隐痛长逝。55年来,您在九泉之下,冥冥中可曾知道,您的孩儿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岁月……
       妈妈,我永远不会忘记1963年那个让人肝肠寸断的日子。那时,您因病住院已近半年,爸爸几乎每日都在医院守护。夏日的那一天,我象往常一样,和外婆在家等着爸爸从医院回来。中午时分,我蹲在院子里玩耍等待。记得那天院子里特别的空旷寂静,突然一阵噪杂声,几个人从院门匆匆走来,路过我身边时,好象听他们在说谁家出事了,并不时地用眼睛瞟我。我本能的反应了一下,即刻想到妈妈您,心中禁不住一阵慌乱,急切地盼望爸爸赶快回来。
      焦灼的等待中,终于看见爸爸骑车回来了,我急切地向他扑去,爸爸见到我,一句话没说,拉着我向家里走去。进门后,一下坐到床沿,把我紧紧地搂在怀中,脸上露出极度痛苦和悲伤的表情。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心里即紧张又害怕,轻声叫了声:“爸爸”,话音未落,就见他表情急骤地变化,身体不住地颤抖,小声吃力的对我说:“安宁,你妈她…”,说着说着便嚎啕大哭,眼泪象雨点般的滴洒在我的脸庞。此刻,我象遭到雷击,身体和爸爸一起颤抖,顿时大哭起来……。
       当记忆的闸门打开后,许多朦胧的往事一下涌到眼前。就在您去世前不久,爸爸身边的一些叔叔阿姨就有意无意地对我说,让爸爸常带我去医院看您,而且语气很沉重。因年令小,并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意思,但还是感到一丝丝地不安,出自孩儿对母亲本能的爱,心里很难受并常常独自伤心落泪。
       记得有一次,听爸爸说医院又要给您动手术,而且已经是第3次了。爸爸带着我赶到医院,看着护士缓缓地推着您走进手术室,我和爸爸便在外焦灼地等待,盼望这次手术成功,能解脱您的痛苦。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手术室门开了,护士阿姨推着您走出来,爸爸拉着我急切的跑上前去,我轻轻地叫了声:“妈妈”,可您没有答应。其实您已经无法开口说话,您面部裹满了纱布,但一双露出的眼晴却炯炯有神。看得出,见到爸爸和我,您很欣慰。几天后,您从监护室转回病房,爸爸又带着我去看您。您看到我们后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我走上前顺从地趴在床头,小声的叫了声:“妈妈”,您伸出微微颤抖地手,抚摸着我的头,眼泪夺眶而出。嘴角颌动着,象似有话要说,但始终未能说出来。
      听同病房的阿姨讲,您非常有毅力,非常的乐观坚强,虽然被病魔肆虐地折磨,但从未呻吟过,还鼓励病友振作精神,同疾病作斗争。您还非常有爱心,常把自已的糖果,营养品送给病友们分享。听到这些,我为有您这样的好妈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妈妈,当时因为年幼无知,看着您遭受着痛苦和折磨,心里暗自伤心难过,但却不知病情到底有多严重,总是默默祈祷您早日康复,早日回家。直到后来,才知道那次手术是关键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手术没有成功。但万万没有料到,大难临头是如此的迅速和猛烈,我还不到7岁,弟弟才刚出生,就失去了人世中唯一的母爱。
       妈妈,您走后,爸爸就成为我唯一的精神支柱。那些天,爸爸东奔西跑,忙里忙外料理您的后事,还要照顾外婆和我。记得出殡的那一天,大院里满满的送葬队伍,我和爸爸上了一辆大轿车,到了三兆殡仪馆。灵堂里庄严肃穆,墙上挂着悼念您的挽联,中间放着一口大棺,四周布满了花圈。爸爸把我拉到棺旁,让我看您最后一眼。您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是那样的安祥,我哭了。再看到外婆抚棺捶胸顿足的大哭和叔叔阿姨们低头掩面小声哭泣,吓的我神魂不定。一会儿,爸爸又带我到墓地,看着您合棺缓缓入土,我头脑一片空白,呆立在风中竟没有叩头为您送行,这也成为永久的憾事……
        妈妈,送您走后,爸爸由于过度伤心和劳累,人越发瘦的可怜。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愣愣地坐在灯下陷入沉思,脸上挂着难言的忧伤。那时,我好象变得懂事了,不吵不闹的静坐在爸爸身旁,默默地看着他。有天晚上,爸爸有些反常和激动,紧紧抱着我,不停的喃喃自语,说妈妈您不该走,不该走,而且边抽泣边捶打自已,一会儿便难过的说不下去。妈妈,爸爸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很少掉泪,可那会儿,却泪飞如雨,不能自禁。看得出,他是伤心伤到了极点。
       妈妈,许多年后,我才多少知道您患病前后的一些情况。
       1961年间,您就感觉身体不适,鼻腔常常不能顺畅出气,还伴有头痛。可您没有在意,只是吃了点药,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和照料一家人生活上。爸爸是医生,看到您的情况,察出一点予兆,非常耽心,几次催你住院检查。但您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一直没当回事,就这样,一直拖到1962年中旬,您和爸带着我回安康老家探望外婆,当时您还怀着弟弟,身体很虚弱,而且鼻腔里的肿块已从鼻梁突了出来,可您却很乐观,好象什么事没有。
      妈妈,您的人缘很好。街坊邻居听说您回来,都跑来看您,您也热情相待,问长问短,并把带的吃穿用品分送给大家。听外婆讲,这已是您的老习惯,每次回去都是如此,深受乡邻们的喜爱。
       从老家回西安后,您更加感到不适,在爸爸的一再催促下,才住进四医大诊治。经过两次手术,有一点好转,但起色不大,一直到63年初,您生下弟弟,病情再度加重,之后便再没离开医院。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