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怀念成元君同志网上纪念馆
 
成元君
1964-06-26 ~ 2018-03-07
 
到访:10212  墓地祭奠:20   留言: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人来人往,就此告别
hyj  2018/3/9 23:00:00  浏览:635

今天,我的老师去世了。

2002年,我上大学,专业是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两个班,70多人,绝大多数是调剂来的,毕业后绝大多数也直接换了行。
这个专业并不能留人。这种情况至今也没有多大改善。
学校当时的专业老师,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也没有实践经验。当然,ta们中的许多人对社工专业也并没有什么认同和热情。学校当时的专业负责人成元君老师或许是个例外。
那时候的专业教学还处于以西方社会的社工职业发展来诱导和激发学生专业认同的阶段。而作为激发第一步的社工导论,就由成老师亲自操刀。具体讲的内容我已经忘了,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激动和热情,圆润的脸上放红光。虽然只是在说异域社工的发展,但他对专业的强烈认同却真的是由心而发。这种专业荒漠中的热情,我们并不太理解,因此私底下大概还曾笑话过他。

现在已经无法确定,我的对专业的认同是否源于这门源于这门社工导论。但后来我在成老师支持下做了一点点尝试,无疑使我更加认同社工,包括做社工学生的问卷调查、给后来的学生做专业入门导引的小册子。成老师既有鼓励,也有资助。在当时武汉乃至全国的社工荒漠中,这份支持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但同期的同学,终究没有踏进社工的冷门,反而责怪成老师不负责任。这种责怪可以理解,对作为专业负责人的成老师来说,也是必须承担的了。只是当时大家都看不透,这何尝不是他在为专业发展承担呢?2002年,是学校设立社工专业的第三年,也是这个专业在中国的幼年。在荒漠中要为专业开垦一块土地,作为拓荒牛的成老师,他承担的自然要超出平常人许多。

2006年临近毕业,我想找公益行业的工作,一时没有结果。看到云南的招聘,我对文案中的“行动研究”毫无概念,去问成老师。成老师说,你要去这里啊,我有同学在云大,我给你写封推荐信吧。后来到了云南我才得知,大概也是因为成老师的推荐信,他们才得以给千里之外素未谋面、对项目理念无甚把握的我一个实习机会。我因为成老师的帮助、进入农村社会工作的领域,迄今12年了。

毕业后我与成老师联系很少。而后我慢慢建立自己对社工的理解,及至抗拒社工的身份,对专业发展有了自己的偏激看法,猜想着成老师也一定是在这专业化的汹涌大潮中沉浮,就更没有主动联系过。
我们大概只在香港碰过一次面。在同一所学校,他读博,我读硕。
2017年,他拉我进了一个微信群。大概是说要编写一本关于社工督导的东西,让我参与。我一直潜水,直到有天我在另一个大群与一帮社工老师吵了架,心里想:不跟这帮鸟人玩了!然后就默默退出了此事,亦未向成老师有任何交代。
这大概是我们最后一次的交集。
尽管在专业方面,他是我的入门老师;此后又因为进入同一个脉络学习,理应有更多的牵连;他也尝试拉近我。但我却越跑越远。

没想到,再次听到他的消息,竟然是最后的消息。
我向来是不看重生死的。因此,虽然难过,想得很多,却也并不觉得这对他来说就一定是痛苦。
我也向来不对专业发展有多大的期待。但既入此门,虽然走得偏,也仍然记得当时的领路人。或许在他只是理所应当、尽职尽责,在我,却是确定了这一生的路。虽然走得偏,我有时候也想,或许还是传承了一些什么下来吧?

确实难以接受,这就是永别。
但在他指引的路上,人来人往。
不能奉送,就此告别。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