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生昭晖 子孙后代(遗作连载 - 第二章)
-- 纪念王Q同志诞辰94周年
欧阳Z
2020年10月23日
二、昭彰家国情怀
你说过:“我一生有两个政治故乡,一个是楚国湖北,一个是北疆内蒙古。我的整个生命、全部血肉与这两块热土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一片爱国如家、建设家园情怀溢于言表。
(一)国家建设、地方经济发展,你豪情满怀。
襄阳治乱勇于担当。襄阳,按照你的解读似含襄耕大地、襄合太阳,党的事业永远如同你心中的太阳。当年你在襄阳狠抓革命、猛促生产,领导与造反派做思想上政治上身体上(批斗挨打)顽强较量,组织当地春耕、夏粮抢收和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建设等工作。在那个砸烂一切、斗倒一切的混乱年代,你更多的是指挥与党和国家革命建设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当地的稳定发展打基础。宜昌建设农业当头。宜昌,这片宜于昌盛、鄂西粮仓,人杰地灵的热土,与你此生结下不解之缘。你曾经为解放这座城市流过血负过伤,斗转星移,又重返领导建设这座城市。政治建设方面继续与林彪、“四人帮”反党势力作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斗争,经济建设方面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市政基础建设,治山治水治土。你动员号召各级党委“要像领导土改、农业合作化那样,像指挥战争那样齐心协力打好一场人民战争。”眼见粮棉油产量年年递增,柑桔、茶叶等土特产品逐步畅销国内外市场,城市建设在当时国家最大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下,日新月异的一幕幕可喜景象,你情不自禁引用毛主席的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武汉改革声名鹊起。武汉,九省通衢的得天独厚中心地理位置,命中注定要成为有声有色的国家城市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当年你和搭档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首开先河创新,苦尽甘来探索,战略规划引领,品牌中心突起,改革方案大胆,省市中央看好。首开洋荤,当年全国唯一引进“武汉洋厂长”等“三板斧故事”惊艳四方,你跟进提出一系列更深层面的改革思考和主张不断引发热议:德国洋厂长管理经验如何带动全市国企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进、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武汉党政机关如何当好洋厂长工作后盾,云云;理论出新,1984年6月全国40多位改革专家、经济学者云集武昌东湖,讨论研究武汉在全国改革的战略地位、作用与新路径问题,为全国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求理论和实践基础;搞活市场,全国首个“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营模式风生水起;品牌创立,武汉荷花牌洗衣机、武汉手表等拳头产品享誉全国;区域联动,渝汉沪宁沿江城市经济开发合作联盟尝试,成为日后国家长江(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雏形;特殊授权,时任最高领导人来汉视察听取你的“武汉硅谷”项目设想时当即拍板:“王Q同志,你们可以暂不用等待国家部委批复,先搞起来再说。”1987年5月你的文章《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体会》集中反映了那些年你在武汉一手抓经济改革、一手抓党建的积极主动探索。内蒙发展大步流星。你主政内蒙古党委、人大之初,内部反映本地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取得明显成就,“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拿出在襄阳抓革命、宜昌抓农业、武汉抓改革等革命加拼命的劲头、甚至利用你早年部队会计出身的特长,组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掰着指头一笔一笔给各级干部群众算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终于使提出的内蒙经济发展13年战略规划“三项奋斗目标”,得到自治区各级干部群众的逐渐理解、直到真心响应、以及中央的充分肯定,为内蒙古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关键性基础。其中,内蒙粮食生产自给,不再吃国家调入粮的历史性重大目标提前实现。到二十世纪末内蒙还承担了国家计划增调粮食任务35亿公斤,排列全国第三位。推动蓄牧业发展、退耕还牧、农牧区开发式扶贫,电力改革、突破运输瓶颈制约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电能输送北京等地的“煤从空中来”创新模式,包钢责任制落实、下岗职工安置试点,一个个经济改革方案的实施、一项项跨越式发展的大手笔目标实现,让内蒙成为中央领导和全国改革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频频来此检查指导、实地考察学习、推广典型经验。你的继任接受专访时说:“内蒙古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善,王Q同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来内蒙古本届党委没有提出新口号,基本上还是按照王Q同志的思路、指导思想战略以及重点在做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现任领导班子对王Q同志一直是崇敬的,对他在内蒙古工作的这段历史是充分肯定和怀念的。”2006年夏天,一位国家部委领导考察三峡大坝时讲了一个故事:“近年在内蒙古考核谈话中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考核组注意:一些机关局委办、盟市旗县不同层级干部,纷纷不约而同地主动提及王Q书记在这里工作时期是咋说的、咋做的,咋见效的。为此考核组认为,一个离开草原快十年的一把手,还能如此让干部和群众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可见其领导力影响力之大、受敬重和认可程度之深。这一现象专门列入了我们的考核汇报重点内容。”
(二)战火爱情、苦乐肝胆相照,你痴情一生。
马上墙头、英雄救美。我俩是1942年黄冈新四军鄂豫边区洪山公学的同期学员,当时13岁的我在小学部,16岁的你在中学部。尽管一起学习共同基础课、集体出操、行军拉练等,可初期我俩并不相识。一天周末我骑着民主人士、身兼边区政府参事的父亲配发的大白马替他去邻村抓药返途经过你身边,才首次引起了你的注意。事后你说当时看到马上英姿飒爽、快马扬鞭的漂亮小女兵气度不同凡响。没想到几天后又在一位共同的战友处邂逅。你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近一米八挺拔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上一双大大有神的眼睛,有别于一般不修边幅男军人的那副白净整齐的衣领特别引起我的好奇。毕竟初识又都年少,加上部队有纪律规定学员不能谈情说爱,所以我俩保持着一般同志关系。不过你的稳重性格、不俗谈吐、丰富思想内涵确实日渐增进我的好感。有一次战友们站在一个土坡上看边区慰问演出,我与他人被让在前排,你和其他几位个子高的站在后排,身后还有一排土墙围子上挤满了人。演出进行一半只听一声“散开”的大喝,随后感觉后背被人猛推了一掌,原来是我们身后的土墙不甚重负轰然垮塌。你和另几人、包括我身边的女伴都因此受了不同程度的跌打挤伤。后来才知道我背上那一掌是你推的,也正是这关键的一掌,将我俩关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段没有多少花前月下、却胜似花前月下的“马上墙头”“英雄救美”恋曲,从此慢慢开始在我俩和战友之间暗中传开。
中原突围,缘庆解放。1946年抗战胜利后爆发的著名“中原突围”战役,是我党史、军史称之为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序幕的“中国命运大决战”。当时我们驻扎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新四军五师基础上整合成立中原军区,奉党中央、毛主席急电,在老师长、时任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领下,以不到6万人兵力出其不意从所钳制的国民党30万大军合围中突破,成功战略转移至陕西、鄂东开展游击战,建立新的根据地,实现新的对敌战略牵制,有力驰援陕北保卫延安、华东和其他解放区作战。中原军区、原新四军五师人员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代价惨痛,事后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专电褒奖。殊不知当时我俩萌升的爱情也随着中原突围的曲折过程而命运多舛,开始了分与合、血与火、生与死的风雨飘摇考验。你随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向西成功突围到了陕南,带着突击平汉铁路线时被国民党飞弹击中的腿伤,继续在陕南游击根据地艰难战斗。我随五师老旅长、鄂东军区独二旅新旅长张体学部向东突围,最终却被打散与部队失去联络。于是按照事先计划方案作为突围失散者潜回老家、就地隐藏身份,日后寻机归队。一别三年我遭遇人生重大变故,你南征北战杳无音讯。1949年5月,你随着解放武汉的凯旋大军进入汉阳城,受到史诗般、英雄式的夹道欢迎,我此时却只能作为一名即将财会中专毕业的女生,带着之前突围后三年的重大身心创伤,远远站在汉口一个街道上盯着进城大军队伍,欲见还怕地搜寻你的身影。
患难与共,草原春光。三年前突围失散的我回到乡下隐蔽,没多久就被“双面人”的伪保长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地下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由身为民主人士、汉口测绘界专家、高级知识份子的父亲出面作保出狱。父亲曾于1940年不愿为日本人做事而遭搜捕,带着11岁的我东躲西藏最后来到新四军鄂豫边区,他一度出任边区政府参事,我由此参加新四军。
三年生死离别两茫茫、三年日夜思念难相忘,我俩都在千方百计寻机打听对方下落。期间,我另一位同样的失散人员身份的老乡战友为追求我而谎称:“早听说王Q牺牲了”,我当然不信也不敢相信。恰巧你也一直谢绝了一位执着追求你的女战友,直到一位临近解放转业到地方公安系统的老战友同乡韩J同志相助才打听到我。当接到去汉口江汉关钟楼下与你见面的口信时,一推再推的我内心依然矛盾重重。我出狱后因国民党的一纸“自动脱离共产党”的虚假告示而一直没有被正式接受回归组织。虽然对此你不相信也一直不在意,可生性好强的我不愿拖累你。只是这一次,架不住你和战友借武汉解放战友重逢的欢天喜地氛围烘托下的轮番攻势,本只答应暂先见面再说,却还是招架不住、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再次做了你的爱情俘虏,喜续良缘。“文革”时期一批与我同样情况的掉队战友被集体错划为“叛徒”,失去党籍,包括责令已经回归部队者再次离开。粉碎“四人帮”六七年之后,1981年至1983年,借党中央拨乱反正的东风,我们这批人才得以陆续平反、恢复党籍。作为比你还要早两年入伍的新四军老战士,我终于洗清身上一直背着沉重枷锁似的“叛徒”污名。因此多年断送了自己政治生命和个人前程,你和两个大的女儿也为此多次受到牵连。可我从未对党失去信心,始终无怨无悔、忠贞不二。只是暗自叹息受你好几次与进步机会失之交臂,却在我面前只字未提。婚后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岗位工作同时,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内外忙碌,全身心支持你的工作,让你无后顾之忧。无论是你在部队期间、还是当地方领导,用你的话说“没有让我分一丝心。”在“文革”动乱最严重期间、在你人生最感到艰难困惑的日子里、挨打批斗受伤最重、最痛苦的时刻,我接到你的信:“我对党对人民是忠诚的,没做坏事,不会自杀。如果被害,把信交组织,以免牵连家属子女。希望你把儿女带大成人,善自保重。”读信让我潸然泪下,毅然决然不顾当时社会治安严重混乱、打砸抢随时发生、人身安全毫无保障等风险,连夜趴车赶到襄樊看望你、安慰你,还与又要连夜带走揪斗你的造反派唇枪舌战、面无惧色。事后你才知道,当时我在武汉也是整天处于被贴大字报炮轰的硝烟弥漫之中,同样忍受着剧烈的身心痛苦,也由此成了你心中一再难以磨灭的伤感和愧意。可是即便如此,在我的“叛徒”冤案申诉、平反恢复党籍的漫长过程中,先后在不同领导岗位的你始终公私分明,从不擅自过问、从不插手施加任何职权影响。日常总是耐心劝慰,开导我相信党、走正规组织途径反映问题。也曾挤出宝贵时间,三番五次深夜帮我修改申诉材料,融化我最初的抱怨:不出面替我说话、不帮助解决压迫我多年的“政治包袱”。若干年后你当时的领导搭档、日后职级更高的领导几次见面都说:“哎呀,王Q同志当时从未提过此事!”
其实我一直都理解和认同你讲原则、严律己、宽待人的一贯风格,所以从不干涉你的工作。无论是我在岗还是离休,都默默与你相儒以沫、相知相伴、无怨无悔。你说过武汉与你恩重如山,宜昌与你不解之缘,内蒙古与你情深义厚。鄂蒙两地是中华文化千年美谈“昭君出塞、满汉和亲”的起点和终点,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故事主角、湖北宜昌美女老乡“王昭君”之名,与你我之名、之人生的天然紧密联系。尤其这“君”字加上草原“羊”,不仅直扣你的“群”字,也象征你的职业人生必定在草原划上的圆满句号。时年离休的我陪花甲之年赴任的你,沿着王昭君的数千年足迹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代表组织与个人和续一场被昭君故里和草原人民美誉为“当代昭君和亲新十年传奇”。草原敖包,梅开二度,美丽哈达,长调悠扬。
(三)文化传承、凸显人格魅力,你衷情无限。
你身上常常透出文明灼灼,清风习习。你会为工作中生活里随处所遇的山水美景、人文事物所感染,抒发你人生的诗情画意。下乡蹲点期间看到听到不同生长阶段、棉桃的白黄红不同花色变化习性,你会由此联想、比喻人生。曾带过部队文工团的你,会拉二胡、吹口琴,也曾高兴地在孩子们起哄中与我手拉手对唱老电影插曲。你曾在周末加班回家时,在外楼梯走道上为年少时的孩子们相棋对阵支招,之后又娓娓道来列宁因下棋费时而暂时放弃此娱的故事。八十年代前期,你给荣获“海装先进干部”表彰的儿子奖励一支钢笔、用特有的毛式硬笔草书在外包装盒上题字:“送给振刚、奋发向上;四化先锋、振兴国邦”,激励了当时年轻军官的一生,珍藏至今。二十一世纪你寄望海外留学读博的孙子学成归国报效,专门拿出笔墨纸砚书写藏头诗“王者展雄才,青年励智心。成在博学创,功归中华兴”,成为孙子终生前行的动力。谈到清廉之风,作为单位和家庭“双班长”身份的你,在班子里“约法三章”,包括“要公正,不要以权谋私。”在家庭规定“四不准”:“不准收礼不准送礼、不准贪财不准索财”。早年一位在你关心下解决了多年未决历史重大困难者,趁你不在家提着茶叶上门致谢,我替你一再谢绝对方就是不听,最后被我“轰”出门。孩子见状认为,不就是一点茶叶嘛,不谈面上却之不恭、也不必如此不讲情面。你回家得知此事特意道:“面子要,里子(拒收礼物之心)更要”。那些年机关食堂分年货有同事帮我捎带到家,我都会学你刨根问底:“是不是大家都有,之前的帐结清了没有?”这个习惯,让孩子们都学会运用并坚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你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力量更是激励孩子们终身追求。你离休多年后,与当今世界最大的一流水电厂领导讨论水力发电、电力体制改革业务问题时,敏捷的思维、精细的算账、行业特点的了解与把握,让在场从事多年水电站管理工作的儿子至今还惊叹不已、自愧弗如。
你常常用政治智慧、文化幽默来化解棘手复杂问题,缓冲紧张场面。在湖北宜昌工作期间,“四人帮”势力、造反派头目纠集不良之徒、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群众围攻你,让你在主席台答复他们的问题、搞“车轮式大辩论。”对方可以分批轮换离开会场去午餐,而你众目睽睽之下,只能呆在主席台上喝水答话,“不许借口午餐离场拖延辩论时间。”可现场人都奇怪大半天下来你依然精神抖擞、中气十足,从容不迫、应答如流。晚上回到家听我说到有议论你此情形时,你笑呵呵道:“人是铁、饭是钢。我这军人本就不是一般铁,真比钢还强,所以不用吃饭。”再后来才“解密”:迷底就在身后贴身站着的军分区警卫员身上,一直背着军分区卫生所特意准备的掺有葡萄糖的那壶水。1978年1月,已身为省委副书记的你陪同国家领导人下地区视察工作,当领导批评从十年动乱起,本地“抓了八年渔业没有抓出成绩。”你先主动替挨批的地方负责人揽责,再一句生动形象比喻式的检讨:“八年抗战能打倒日本人,可我们八年却还打不起鱼来。”顿时令现场的紧张氛围缓解许多。文革期间有人贴我大字报,题为“论两只老母鸡的功能”,故意将本来在过年前自机关食堂买的有账可查年货,歪曲事实为我接收别人送礼,实际意在抹黑你,气得我够呛。你却闻之笑曰:“老母鸡味道不错、老母鸡‘文’不对味,不值玩味。”1983年至1987年,你用“老兵身份”成功地推动“军民共建”,治理武汉的当代“龙须沟”——黄孝河疏浚工程,解决了市区长期大雨后渍水、市民生活深受其苦的问题。完工庆典仪式结束当天回到家,你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之情,用浓重的方言高兴地对我们大声吟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你常常遇到好奇提问:地方领导人、革命军人、浪漫诗人三者特色,在你身上哪个占主?你穿了大半生军装、日常言谈举止充满着浓浓“兵文化”气息,1982年9月在谈到武汉要开创新局面问题时表态:“我们冲,冲对了也应该;冲错了就接受教训。”两年后你又说:“各级党组织要向攻碉堡一样,冲不上去就辞职”。你生动形象比喻自己工作联系点之一的内蒙古乌盟的乌兰图克乡,1988年市场经营流通状况是有乡里组成的“主力兵团”、村里组成的“地方武装”和个体农民组成的“游击部队”协同作战,主动出击。......不仅有“倒弹(贩卖鸡鸭蛋)部队,而且还有合法贩运的粮油、猪羊等“运输部队”,把乡民村民买蛋难的一些问题解决了、经济搞活了!”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在国内国外,无论是顺心之时还是逆境之中,你都喜欢用诗词歌赋抒发自己浪漫情怀、调节身心和情绪,以此影响和带动身边人与事。目前保存你的近二十篇诗文中,包括有吟颂山光水色,隐喻国际政论,还有的被儿孙们加工创作成歌曲传唱。2015年9月你重返自称为“第二个政治故乡”的内蒙大草原,激情澎湃、诗意盎然,一处一诗,一路8首。九十年代一位外国兄弟党领袖仅一面之交就对你的军人出身背景、严谨而不失豪迈、浪漫又不乏稳健的”兵味产生了强烈共鸣,回国后连续三次向中联部发函,点名邀请你率团专访,史无前例。最终报经中央特批率团出行,在他国受到特殊礼遇,为党和国家争光添彩。
你常常对孩子们言传身教、严管厚爱。在家风家教问题上,我俩一贯以严厉著称,只是我主张:“父母难保子孙贤、十个指头有长短。”你却坚持一丝不苟、不遗余力履行家教职责,尤其是政治和个人道德品行方面,强调“三要三不”:一要爱国爱家价值观,不背叛信仰、辱没家风。你说出生在我们这样一个革命干部、军人家庭的孩子们,第二代基本上是党员、还有第三代中好几位青年党员,都要坚持在自己选择的这条正道上走下去。早些年你在宜昌军分区班子民主生活会上谈自己身兼工作班子和家庭“双班长”身份:“我有八个孩子,在家也是班长。平时我回家少又晚,只能在饭桌上见面先训话。不教育他们不行呀!”我事后补充:“王政委一吃饭就对孩子们训话,自己也吃不安稳。”“文革”时期我第二次去襄阳看望你这位县委书记时带着年幼的孩子,你给儿子一颗红五角星作见面礼,说这是最好的“形象教育。”举家由武汉搬往宜昌途中,你指着车窗外掠过的排排桔林,给孩子们讲老乡诗人屈原的《桔颂》、细解伟大爱国情怀。二要低调务实,不好高骛远、哗众取宠。1965年10月赴任襄樊地委副书记兼襄阳县委书记,你背起军人背包、提一个藤条箱,独自从随州上火车抵襄阳站。下车后请一个板车师傅拉上行李,你跟着步行七八里地进入机关大院。食堂午餐时间已过,你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帮炊事员刷洗锅盆碗筷。等县委办公室同志赶来接上头,炊事员们才恍然大悟你是新来的县委书记,连饭都还没吃上一口。1987年9月你在就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干部大会上谦虚表态:“我要向自治区全体同志们很好地学习。我的缺点不少、水平不高,衷心希望随时得到全区同志的监督和批评。”三要进取成才,不好逸恶劳、自甘平庸。刚刚入伍时你与同乡小伙伴攀比,看谁能各自改一个最响亮、最有“狠气”的名字。你由此将“王启先”改为“王Q”,自解“启众之先、群中之王”。当年此举虽带青年斗狠之气,也不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豪情壮志,而且在我们家潜移默化成一种别具一格的“家庭年夜饭餐桌漫谈”式教育,日渐发酵。每个子女、后来是各小家代表在其乐融融的餐桌上,依次畅谈本年度最主要的思想收获、最佳业绩和新年打算与祝福,然后你一一点评,最后再做全面总结、提出希望。这对后代,特别是对年少成长时期孙子、重孙辈的正确世界观树立与思维养成、语言逻辑组织、临场应对胆略与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锻炼和促进作用。如今四代人中有医学专家、机关干部、军人、大学教授,也有企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和高级文化师,包括还有中央部委直接任命的干部职务。第四代的“小老大”率先垂范,年级“学霸”地位多年不变,其他弟妹也几乎全是大小学习尖子、“三好学生”。在你弥留之际数日进入半昏迷状态,听到呼唤好不容易勉强睁开眼,看到子女手中大纸板上写着:刚刚通过留美名校博士答辩的孙子,尚未离开大洋彼岸就接到“北京大学博士后”通知书了!此喜讯让三天来基本昏睡的你仿佛打了一支强行针,坚持示意摇起病床、吃力撑着你虚弱的身子,要来笔纸给孙子写诗留言,殚精竭力想最后一次表达望孙成才厚重之念。因为平日你就对他思想教育盯得最紧、面谈或电话沟通最勤、亲笔书信和题诗赠幅最多。而令我们终身遗憾和痛楚的历史定格,居然是在类似回光返照状态下的你,带着氧气面罩,颤巍巍拿着笔,吃力在纸上认真专注“描”写,一字一喘息的嘴里时时发出微弱不清的念念有词、喃喃细语,断断续续描出笔划模糊的半截字句样、以及迷一般的圈圈点点和图案!此前,深受你影响一直喜爱诗词歌赋的幺儿子专为你作词并请人谱曲成歌,又亲自录唱他一直深深崇拜的心中偶像。这首《父亲 厚重与慈祥》的歌曲,飘出了病房、飘过了大洋彼岸、飘到了五天后就要按你意愿回国报效的孙子心头久久回荡:“我努力张开臂膀,学您架式,当年模样,馈些依靠,还点力量。却难似那份骨子里的厚重、那般当年的顶梁!我尽力舒展面庞,释放微笑,对比想像,如沐春风,似水流淌。却难似这份纯自然的亲切、这般至今的慈祥!哦,父亲!我心中的厚重与慈祥!我永远的厚重与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