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生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妈妈,反复嘱托我们子女们照料好妈妈,让妈妈能重新坐起来,自己能动一下……。
两个月前,妈妈转入中南医院,大姐率先垂范为照护妈妈24小时守候至今。妈妈的问题不仅是护理、饮食调整、年前护工有事频繁更迭、落实找人换人和妈妈常常不配合、不愿换尿片清洗,甚至情绪不受控制而怒对护工和护士,这都不算什么,大姐都井然有条的一一解决好。但最难的是如何降低威胁妈妈生命的高风险因素,完成好爸爸的遗愿,让妈妈重新坐起来,能动一动,有点生命质量的多活几年。
当时威胁妈妈生命的主要高风险就是新发肺栓塞、大面积的栓塞肺梗死和新增下肢深静脉栓塞,以及抗凝药物致大出血。大姐根据专家们的会诊意见与我们每一子女征求意见、商量、反复考虑斟酌、权衡风险利弊,最终定夺安置滤网。每每回想起安置滤网手术那天还心有余悸。当时,大哥金晶贾斌大姐一家都来帮忙,车床送入手术室,在主治医生的关照下大姐和我都穿上了手术工作服共同陪妈妈走进手术台,我们左右两边拉着妈妈的手安抚着。当一切就绪,手术开始时,万没想到,事先已告知并同意这一手术的妈妈突然因对手术室和陌生医护的惧怕而坚决拒绝消毒手术,医护们和我们一下都傻眼了,大姐当即俯身对妈妈耳语,反复耐心劝解妈妈很长时间都不行,正当我们焦急失望,几乎完全丧失信心准备放弃时,妈妈终于听从了大姐的劝慰,医生们才开始顺利成功完成手术。正因为给89岁的老母亲成功置入了滤网,才可能术后循循渐进的进行四肢康复治疗,使卧床半年之久的妈妈重新坐起来了(下床坐轮椅和椅子),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延年益寿。
终于完成了爸爸的遗愿,妈妈坐起来了,深深地感觉到爸爸在天之灵的微笑。
如果当初不是大姐的决策和风险担当,那妈妈只能是长期卧床,随之而来的是反复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痴呆加重、肺栓塞加重、甚至心梗、出血等……,与死亡近距离。
目前,尽管解决了直接威胁妈妈生命的高危风险降低,一般情况有明显好转,但是老母亲毕竟89岁高龄,又罹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老慢支、肺大疱(肺CT证实)、骨质疏松症关节硬化、骨析后遗表现、左下肢栓塞、肺栓塞和低蛋白血症(转入中南医院第一次查血亦存在),这些老年慢性病均会随着妈妈年龄的增长而各器官衰老退化愈来愈重、疾病的程度愈来愈重,并发症将愈来愈多,预后也越来越不好,生命期将越来越有限,这一点须向每一子女告知。更何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妈妈的父亲和两个妹妹的生命周期都远远短于妈妈。
自从给妈妈安置滤网后,即将原每日两次皮下注射的抗凝针剂停用,换用为长期口服药,减轻了妈妈痛苦,但仍存在出血风险,我们定期监测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视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现在妈妈四肢肌肉委缩消瘦越来越明显,经检查基本符合肌少症诊断,这与妈妈衰老降低了肌肉干细胞再生能力有关,也与妈妈几乎不能活动废用性萎缩有关。大姐陪护中已开始慢慢增加活动量改善。关于低蛋白症,这与妈妈无牙榨汁半流质有关,也与衰老的机体蛋白合成营养吸收障碍有关,虽每周定期补充白蛋白、氨基酸,也要兼顾考虑增加心肾负担和增加血糖。节后,春暖花开之时,计划将妈妈安放在轮椅上推到另一大楼的口腔科,医治下牙齿,酌情安装新假牙,吃饭时带上,恢复妈妈的咀嚼功能,增加自身营养吸收,增强体质。等等……以上繁锁而复杂的综合性医疗问题,医院领导、专家们均高度重视和关爱,带领着优秀的医疗团队以最好的医疗条件为妈妈精心医治。而我们子女应该做的是密切配合,照护好妈妈。这是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做好,才能让爸爸放心安息。
(摘自四女儿微信 20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