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李趾麟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李趾麟
1928-03-12 ~ 2017-07-23
 
到访:71982  墓地祭奠:1080   留言:3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快去接“老祖公”
普显宏  2022/2/13 10:20:00  浏览:160


再过一天就是民间的七月半了。七月半来七月半,稻谷弯腰新米饭!海拔低的滇中河谷地带,这是一个可以尝新的日子。七月半的鬼节,在我们滇中的民间习俗里,也算得上是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阳间为什么要过这个阴间的节日呢?这主要是祭祖,奠念我们的先人。在我们老家乡下,只要到了桃梨水果上市,就会每天都在堂屋板壁下的供桌上摆放一些水果,清早起床后在香炉上点燃三炷香,以此敬俸祖宗牌位和神灵。到了有新米荞麦收获的时候,就更不会忘了把第一碗新米饭或荞粑粑摆放在供桌上。

    七月半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我们乡下人又称其接老祖公,是在节前的供桌上摆烟酒糖茶、水果等祭品,这些祭奠先人的祭品,在一个多月以前就可以摆放了。正式的接老祖公日,有一个仪式,就是要摆斋饭,斋饭不一定是新米,但一定要是新煮的饭,不能是冷饭,饭要先舀给先人,还要有鸡肉或腊肉豆腐一类的美食,饭头上要放一双筷子,再烧点锞子冥币之类后磕三个响头。这个接老祖公的仪式要在农历7月15日的前两三天就搞,到了十四五日时再送出去。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家中外人看不到的接老祖公,而在室外的送老祖公则搞得轰轰烈烈,烧很多的纸衣纸裤和冥币。

    还在半个月前,妻就开始折接老祖公用的金锞银锞了。金锞是用金黄色锡纸,银锞是银白色锡纸,折起来非常繁琐,折叠十几下才成一个,折好后还要抖几下,使之丰满成金元宝的形状,故又称“抖锞”。妻每天下班回来折几个,饭后再折几个,半月累积成多,已有满满一筛子了。她拿出两张蓝纸,催我快点剪先人穿的纸裳纸裤,可我那几天忙于南华菌子节的文化活动,哪有功夫剪。好在剪这纸衣裤极其简单,衣裳三剪刀就成了,裤子一剪刀也就好了,只是还要“缝”起来,直到昨天我才把接老祖公用的四套衣裤剪好“缝”好。鞋子不会剪,就得去街上买,香烛冥币及装纸衣纸裤锞子的包封也得去纸火店里买。往年的半个多月前,妻要做的事情还有把一些大麦放纸杯里加水泡开,待它发芽培育成绿色的麦苗。绿色象征生命,过去我们农村接老祖公用的是两捆扎得整整齐齐的青松毛。大概是十多年前,我见接老祖公时有人用这绿色的大麦芽代替了青松毛,大大方便了城里那些不能到山上采松针的人。这两年,只要每到七月半,街上就常有老人出售这种用于“七月半”的青麦苗,两元三元一小盆,已成为城里人七月半的一种民俗景观。今年我家用的麦苗也是妻昨天在龙泉市场买的,绿油油的显得十分可爱。

我家的接老祖公仪式是昨晚上就搞了的,今晚上天黑后准备把老祖公送出去。按牟定风俗,一般送到河边或一个岔路口,怕孤魂野鬼走错了路。南华与牟定七月半的风俗有所不同,要到十五日晚天黑前才送,只送到门口路口或街上,只见满街到处烧包封,当年病故的人,还要请“包封客”。故晚六点后,南华县城满街阴风嗖嗖,火焰幽蓝,灰烬飘飞,人影绰绰,比镇川桥头的“哭丧会”还要恐怖十倍。我们医院每年到了这天,晚班都不值到9点,医院早早的就关门歇业了。            (2016-08-16 10:19:19)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