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怀念慈父安吉来
  查看图片
慈父安吉来
1926-06-02 ~ 1987-12-07
 
到访:6978  墓地祭奠:120   留言:1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父亲去世30周年纪念
伶子  2017/11/27 21:04:00  浏览:520

    敬爱的父亲,离别30年了, 您在那边还好吗?
    30年前的那个冬天特别的冷。在河北大姐家里。从医院看病回来,母亲帮父亲倒水服药,然后看着父亲躺下休息,就轻轻地带上了卧室门。等到母亲喊父亲起来吃午饭时,才发现大事不好。任母亲千呼万唤,父亲再也没有回应。从此天人永隔。
    那时候通讯还不发达,更没有手机。我换了工作单位刚休完产假上班不久。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我收到了原工作单位辗转发来的电报。短短5个字,让我心都碎了。顾不得同事诧异的眼光,我在办公室外面的过道上放声大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的父亲没了,我的父亲没了!
    当我抱着8个月大的儿子,和丈夫乘火车换汽车地赶到河北老家,扑倒在父亲的灵柩前时,父亲看上去是那么安详,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只是我惊天动地的哭喊声,都不能让父亲哪怕只是眨眨眼睛。我抚摸着父亲冰凉的脸庞,才确信那个疼我们爱我们教导我们寄厚望给我们的父亲,真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
    亲爱的父亲,您怎么会“病故”?您是有心脏病很多年了,一直吃着药,可一直好好的呀。我们见惯了您去医院看病拿药吃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心脏病有多大的潜在危险。多少年来我都自责自己的无知,为什么不懂心脏病怕冬天的寒冷?为什么没有劝父亲回到河南来过冬天?在河北山区的老家,即使房间里有暖气,外面环境气候太冷啊! 
    亲爱的父亲,您和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六个孩子。可在把您带走的死神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能为力。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我心里老有一个念头:我们六个孩子每人给父亲两岁,那我们父亲至少可以活到七十二岁......苍天啊,如果可能,我们愿意,我们愿意呀!
    父亲就那样走了,一句话都没有留给我们,连伺候病榻的机会都不给我们,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情何以堪啊!30年了,如今回忆起突然离去的父亲,我还是悲从心来,泪满衣襟。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父亲1926年6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赞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赞皇县人民政府当机要交通员,工作认真踏实不怕吃苦,更因关键时刻的优秀表现荣立二等功一次。1948年6月被组织选调到太行邮校学习深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以优秀成绩毕业,分配到新乡市邮电局工作。历任邮政股长、办公室主任,1965年3月任局工会主席,1966年4月被任命为副局长。1987年6月离休。1987年12月7日因心脏病突发在河北家乡逝世。我的父亲忠诚于党,热爱邮电工作,把一生献给了他挚爱的党的邮电事业。我的父亲为人正直,襟怀坦白,工作勤勉,待人和善,为我们树立了一生的榜样。
    我的父亲是家中独子,我还有一个姑姑。当年上有我的爷爷奶奶要赡养,下有我们六个孩子要抚养,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可想而知。但我从来都没有听到父亲抱怨过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有父亲母亲的爱,尽管吃的穿的都很简陋,但我的童年是那么快乐。和同院的小伙伴一起去城北的扒河沟钓鱼,一起去老远的共产主义大河边采桑叶养蚕,一起去老公园捞蒙蒙虫喂金鱼。扇面包、弹球、抓子、走地、踢方、跳大绳、砍大瓦,等等,可以玩得不亦乐乎,现在的孩子怕是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父亲性格乐观开朗,高兴的时候会给我们哼唱他在太行邮校学习时唱的歌曲。父亲也是性情中人,小时候母亲不止一次给我们讲过父亲年轻时的一个小故事。那是父亲做交通员的时候,送信路上需要淌过一条小河,河水因上游下雨而变的湍急,父亲的一只鞋被河水冲走了,那可是奶奶刚做的新鞋。眼看打捞无望,父亲索性把另一只鞋也投进河里,父亲当时的想法,假如鞋子在下游被人捞起,也可以捞起一双来,还可以穿。我们姊妹几个每每听到这个故事,各自脑补想象当时的画面,都会笑个不停,在我们心里蛮严肃的父亲的形象也就柔软了很多。
    大概在我读小学之前,父亲很多时候都是出差或者住在单位里的,整天忙的都是工作。但工作之外,父亲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年轻时的父亲会吹箫,喜欢钓鱼、打鸟,喜欢打篮球、台球,还喜欢集邮。那时候父亲就有一套钓鱼的套杆,四、五节竹筒叠套在一起,装在一个细长的布袋里。后来因为忙,父亲就很少去钓鱼了。倒是我哥有时候会背着父亲的套杆去钓鱼,引来小伙伴们无比羡慕的眼光。我哥骄傲地说这鱼竿可以够得着水坑中央呢。听母亲说,生活困难时期,食物匮乏,为了给年幼的孩子补充营养,父亲星期天有空就背着猎枪去打鸟,有时候打回来的各种鸟一时吃不完,就穿成串晒起来。
    我上小学之后,父亲就常在家里住了。父亲平时喜欢吃石花菜。我也去买过,就在清雅阁旁边那个水产店里,价格不贵,用水泡发后凉拌,脆脆的很好吃。只用一点就可以泡发很多。现在我也常买来吃,但现在的石花菜枝岔细长,泡发也涨大不了多少,味道也大不如前,也许现在都是人工养植的吧。父亲平时不下厨房,每天下班回家基本只做一件事,看文件看报纸等着母亲喊吃饭。但每逢春节,父亲必会亲自动手制作一道菜。原料主要有杏仁、花生米、大绿黄豆、莲菜丁、红萝卜丁、熟猪肉丁 ,分别泡好煮好,再一样样炒好,最后拌在一起,吃的时候淋上香油,非常好吃。后来离开家了,后来没有父亲了,几乎再没有吃过这个菜。倒是喜欢美食的四妹有心,有一年春节做了这道菜,还真有父亲菜的味道,吃着菜便不由想到父亲,心中是百感交集。父亲平时喜欢抽烟,我们小时候都跑着去买过。记得买的最多的是金钟和黄金叶牌子的,两角五分钱一包。逢年过节或者父亲高兴时才会买大前门,五毛钱一包。父亲平时不喝酒,但逢年过节家里人会一起喝一次酒,小孩子也要喝一点。我这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不乏应酬,但不管喝多喝少,愣是没喝醉过,算是有点酒量的,我想这应该是得益于从小的锻炼吧。上学的时候听不少同学说她们小时候从来没有喝过酒,就觉得不解,常追问人家春节也不喝吗?
    父亲生活简朴但极爱干净。父亲每天早上洗脸的时候都是一定要洗头的,然后把一头卷发朝后梳理的一丝不乱。任何时候衣着朴素但整洁得体。小时候特别盼过年,不光有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主要还有新衣服穿,那可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直到后来家里有了缝纫机。父亲过年不做新衣,但父亲会精心挑选他最喜欢的中山装穿上。而且父亲中山装的左上衣口袋里永远都会别有一支钢笔。家里有一张父亲1952年在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旁边照的照片,那时候的父亲年轻帅气,双目炯炯有神。工作以后我出差到杭州,迫不及待地先去看西湖的三潭印月。多少年过去,这里的风景和父亲照片上还是一模一样啊。触景生情,心中是无限的感伤。
    父亲要求我们生活朴素,作风严谨。记得我读高一的时候,有一次洗了头发,没有及时扎起来,长长的头发披在肩上。父亲看见了,要求我立即扎起来,口气严厉。我至今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平时诸如我们梳头穿衣这样的事情父亲是不过问的呀。我的父母亲都是自来卷头发,母亲的头发是大波浪的卷,父亲头发则卷的更厉害。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拾起父亲的一根头发拿着玩,它会自己盘成两个重叠的小圆圈。我的头发随母亲,长长的头发波浪起伏,媲美后来理发馆的烫发。那时候还是文革后期,烫发还在禁止之列。也许是父亲联想到了什么?
    父亲关注我们的成长,教育我们做人要正直善良,做事要认真负责。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给我们讲他当交通员时荣立二等功的事情。父亲说,机要交通员就是送机密的文件和信件,跋山涉水的全靠两条腿很是辛苦。父亲不怕吃苦踏实肯干,工作经常受到表扬,可毕竟交通员是普通工作,怎么会立二等功?事情原委是,有一次县里接到上级一个紧急命令,要求派一个交通员连夜给我们的部队带路穿过敌占区。任务紧急而危险,当时县里一共三个机要交通员,派谁去?领导犯了难,情急之下想出一个办法,让三个年轻人通过抓阄来决定谁去。这时候我的父亲站出来说,不用抓阄了,我去。那位领导和两个同事的感动就不用说了。正当我父亲整装准备出发的时候,又来了一道命令,此次行动因故取消。任务取消了,父亲却因此荣获了一次二等功。父亲末了也告诉我们,如果那次去了,能不能活着回来就真的不一定了,可当时没想那么多,总得有人去,我去别人就不用去了。当时我们几个都听呆了,在心里赞叹父亲勇敢仗义的同时,也暗自庆幸父亲没去。父亲做人低调不爱炫耀,这个故事我只听父亲讲过一次,还是为了教育我们才讲的。
    父亲关心我们的学习。记得有一次父亲从单位回来,把我们几个叫在一起,出了一道应用巧题给我们做。我先做出了答案并且是正确的。我报上答案的时候,看到父亲的眼睛瞬间一亮。这亮光存在我的脑海里,永生都不会磨灭。
    父亲严于律己有担当。1975年我和我哥同时高中毕业,那时候提倡高中毕业就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家庭有困难的可以留城就业。那时候我爷爷已经过世,为照顾年迈的奶奶,我父亲决定让我哥回河北老家,当返乡青年。而我,则随父亲单位应届毕业的子弟一起去封丘县插队务农。本来我们两个人是可以申请一个留城的,可父亲在单位主管子弟上山下乡工作,不少职工想让孩子留城,父亲让我们兄妹一起下乡,无言中胜过多少说教。那年子弟上山下乡工作特别顺利。后来我哥两年后按政策在当地招了工,我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考取了心仪的学校。
    我的父亲是大孝子。为陪伴在河北老家的爷爷奶奶,我的大姐二姐小小年纪就回到河北老家。当时城里乡下生活都不容易,可乡下日子更艰难。那些年我的大姐二姐替父行孝,吃了不少苦唉。后来我的爷爷中风患病卧床三年,是大姐二姐和奶奶一起伺候的。期间父亲母亲也都回去看望伺候,可毕竟他们都要工作,毕竟还有我们兄妹几个要管,不能久住。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父母压力该有多大。可当时年龄小不知愁,读书任务又不重,整天就知道疯玩。1971年夏接到爷爷病危的电报,是我陪父亲回河北的。记得当时在公社所在地下了长途汽车,离村还有八里地需要步行,在路上遇见村里的老乡,得知爷爷已经过世,父亲呜呜大哭。这是我自记事以来第一次看到父亲伤心落泪。长大后的我能够理解,那是父亲为不能见爷爷最后一面而悲伤,同时也有自责在里面吧。后来大姐二姐先后离家工作,新乡家里房子也宽敞了,父亲有心把奶奶接出来同住,可奶奶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她住了一辈子的老屋。父亲只好安排唯一的妹妹我的姑姑和奶奶同住以便照顾。但父亲心中时刻惦记着奶奶呢。记得有一年,奶奶患病,中医给了一个偏方,冬瓜皮晒干了煮水喝。父亲得知后,把家里的冬瓜皮都留下晒起来,还到大院食堂去收集冬瓜皮,回来后亲自淘洗晾晒,不让我们插手,神情认真而神圣。后来父亲突然去世的事,一直都没有告诉奶奶,怕她经受不住打击。奶奶开始还念叨,说父亲怎么老没有回来看她,大家统一口径,说父亲身体不好,住医院呢,好了就回来看她。后来慢慢奶奶也不再问了。奶奶在父亲去世三年后离世,她虽近90高龄但始终不糊涂,我想她心里应该是明白的,但她不说,也许她真的希望儿子是在住医院在养病。一想到可怜的奶奶至离世都不知道唯一儿子的凶讯,我都止不住想哭。
    父亲爱我们的母亲,患难与共。我的母亲年轻的时候是很漂亮的。父亲比母亲大九岁,母亲生我大姐那年刚刚十九岁,如今的孩子在这个年龄,还正在读大二吧。之后,很快有了二姐、哥,再后来,有了我、四妹、小弟。在我出生之前家里有一张全家福,还是彩色的,现在想来当然是人工绘上的彩。上面有父母、大姐二姐、哥,还有爷爷奶奶、姑姑。那时候爷爷奶奶还不老,姑姑还是个中学生。照片上的父亲挺拔阳刚,母亲年轻、高挑,梳着大辫子,笑意盈盈。大姐二姐穿着小花衣,我哥则穿着背带裤,眼睛看着前方,一只小手却伸向旁边盆花的花朵。小时候的我常常很久地端详这张照片。不止一次问母亲照片上为什么没有我?母亲就笑,说那时候还没你呢,每每听到母亲这么说小小的我心中就好失落。那时候父亲忙于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持。最初母亲是有工作的,后来孩子多也正赶上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母亲就响应国家号召离职了。直到后来我们长大一些,母亲才重新开始工作。上有老人下有一堆孩子,要吃要喝要穿衣要上学,还不在一地,母亲真不容易。所以我觉得母亲有时候在父亲面前会有一点点任性,但父亲从来都是宽容大度的。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父亲对母亲发过脾气,连高声大嗓都没有过。母亲也没有当我们孩子面对父亲发过脾气,只有一次我半夜睡醒的时候发现母亲在轻轻抽泣,那应该是我八、九岁的时候,我没敢做声,就想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让母亲伤心,自此乖巧了很多。母亲对父亲也是真好。记得当年父亲曾受到不公正对待,到乡下去住学习班,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期间母亲把我们托付给邻居,悄悄带衣带药费尽周折前去看望。很多年过去还听父亲说起,那次多亏母亲及时去了。我的父母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在家庭生活方面给儿女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再后来,我们都陆续成了家,有了各自的生活。父亲爱我们每一个孩子,关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说父爱如山,含蓄而深沉,父亲对我们真是这样的。可父亲对孙辈外孙辈的喜欢就更明朗更直接了。当初大姐和姐夫两地分居,大姐带着孩子住在家里。父亲逗小外孙玩,用手指捏成小兔子把影子投在墙上让他看,那时候孩子还不到一岁还不会走呢,在小竹车里看着看着,他也用手比划,然后小眼睛去墙上找影子。这情形把父亲乐的,直夸小外孙聪明。后来不久大姐调回河北与大姐夫团聚了,父亲还常常给我们讲起小外孙这趣事,每每津津乐道。二姐二姐夫都在河北工作,也常带孩子来看望父母。二姐的大宝小时候漂亮乖巧,深得父亲喜爱,有一张父亲抱着他的照片,几个月大的乖宝宝戴着小白兔帽子,父亲一脸笑容满眼慈爱。那是张黑白照片,是我拍的。我哥嫂也在河北工作,有一年当地闹儿童传染病,哥嫂怕传染,就把孩子送新乡来让父母照看。那段时间父亲身体不太好在家休息,心情也不畅快。小孙子来了,父亲那个高兴啊,每天逗着孙子玩,整个人都年轻了。小侄子快3岁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应该上幼儿园了。我托人帮忙把他送到新乡地直机关幼儿园日托。幼儿园离我上班的地方不远。那时候我还没结婚还住在家里,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在上班前把小侄子送过去,下午下班后再去接回来。父亲每天都会站在能够望得见近百米外大院门口的高坡上,目送我们出发,迎接我们归来,风雨无阻。
    后来我结婚了。怀孩子的时候,也是两地分居住在家里,有一阵子情况不好,几次见红,就遵医嘱在家休息养胎。有一天上午,母亲上班去了,父亲也去办公室拿报纸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听到父亲敲门声很急很大,就赶紧从房间出来把门打开了,可父亲居然发脾气了,问为什么刚才不答应不开门?我很不解,我很快就答应了呀,父亲为什么会急成这样。我们家那时住平房,有前门还有小院和后门,后来知道刚才父亲来前门敲过一次门,无人答应,那一会儿我刚好从后门出去到载波室楼下的厕所去了,家里本就没人。父亲又赶紧绕到小院后门,一看后门从里面锁的好好的,就是说我应该是在家里。父亲慌了,又回到前门使劲拍门,这时候我也关好后门穿过小院经过厨房刚回到卧室里。就这么不凑巧。原来父亲是担心我在家里出意外。我长这么大极少见父亲这样发火,都是源于爱啊。我至今保存着父亲抱着我孩子的照片,是孩子5个月大的时候。照片也是我拍的,这时候已经是彩照了。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父亲穿着墨绿色的邮电制服,抱着宝宝站在大院里的花坛边,宝宝在笑父亲也在笑,身后是一片盛开的月季花。仅仅时隔三个月,我的父亲就永远的离开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转眼间30年过去了。30年里,我多少次梦见父亲,梦中的父亲音容笑貌依旧,醒来却只有无边的黑夜伴着心中的怅然。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一家还住在筒子楼的一间房里,后来从筒子楼搬到五十多平的小两居,后来又搬到一百多平的大房子。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父亲还在,父母一起住在我们家里,该有多好。搬家的时候,我和丈夫会到路口去给父亲送纸钱,我告诉父亲我搬家了,告诉父亲我的新家在哪里。我不迷信,我只是籍此寄托我不能释怀的哀思。
    敬爱的父亲,您走的突然,一句话都没能留给我们,可我们做儿女的知道您希望我们怎么做。30年来,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各自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30年来,我们热爱生活、珍视家庭,每个人的家庭生活都和谐、幸福。30年来,我们孝敬长辈、教育孩子,奶奶是母亲和姑姑带着我们养老送终的。母亲身体硬朗,平时会与我们姊妹中的一个同住,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在母亲身边,热闹温馨,亲情无限。姊妹六个每一家的孩子都争气,您的孙子、外孙子外孙女共九个,个个有出息。咱们家人丁兴旺,目前您的五个重孙辈孩子,最大的都读初中啦。我的孩子今年国庆节也结婚了,当时母亲和我大姐二姐我哥我妹妹以及我弟的儿子儿媳,他们都从各地赶来参加婚礼,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我相信父亲一定能够感知到这些,天国里的父亲一定是含笑的。
    敬爱的父亲,我们也有伤痛。五年前,您最疼爱的小儿子、我们倍加呵护的小弟去了,追随您去了。大姐带领我们用尽了一切办法也留不住他,万般无奈啊。小弟的离去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撕心扯肺的痛,无以复加的痛。小弟生前曾讲过他做的梦,梦见父亲让他陪着去度假呢。小弟最懂事最听话,他真的去了。让人痛上加痛的是,他走五年后,弟媳今年夏天也随他而去。小弟和弟媳恩爱有加,生活中他们几乎没有分开过。弟弟从小胆子小,莫不是弟媳怕他一个人孤单害怕、与他作伴去了?苍天有泪化作雨。弟媳去的那天,倾盆的大雨。
    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有小弟和弟媳的陪伴,父亲不再寂寞。愿天国里的父亲无病无痛、快乐无边,在小弟和弟媳的陪伴下,走遍所有想去的地方吧。
    最敬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30年的岁月磨灭不了我们对您的思念,千言万语也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思念,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