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毕公高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毕公高
 
到访:31436  墓地祭奠:262   留言:60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庞氏祖源考辩》补阙
毕公高后裔庞氏  2017/9/5 0:33:00  浏览:815

《庞氏祖源考辩》补阙

普祯祖二十二代孙  庞厚义
四川达县二中  2015年1月24日订正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资料,资料题目是《关于庞姓来源,根据史书及文献记载,大致有四种说法》。为行文方便,简称《说法》。《说法》是辽宁“族人庞某某”所著。曾经在电话中,我与此人有点接触。从族人口中略知此人的一些情况。根据此人的人品和文化素质,私下认为不值得回应。
树欲静而风不止,本年度“挂历”刮起了一股妖风。黄帝、毕公高二始祖慈祥的画像删除了,一个宗教组织头目的丑陋画像,竟出现了二十多次。联想到河南有人向族中长辈推荐此人当总会老大,若无精心策划,怎么能配合的如此紧密。有人篡夺总会领导权,有人盗用总会名誉为所欲为。总会网站、也成为一小撮人的网站。总会上层出现了危机,广大族人深怀忧虑,担心有人把我近300万族人带入歧途!
挂历中提到“庞氏作为黄帝毕公高之子孙天下无二宗”,其中“无二”一词,就大有问题。我们常用“无二”一词与“独一”一词连用,“独一无二”一词,不可分割。现去掉“独一”一词,就不是“唯一”,还有很多个“一”,还有“并列一”,“顺序一”,“庞降”还会死灰复燃,还要借尸还魂。其弦外之意,庞氏祖始,毕公高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族人庞某某”《说法》一文,结尾一句:“不尊高阳氏,负无以溯本清源之愧,不奉毕公高,存不能敬宗收族之嫌”,就是“无二”一词的目的。
挂历封面的词语是“年年相聚,一团和气。”是否“年年相聚“、”相聚“是否有代表性”等等,不是我辈在意的。我辈关注的是“相聚”时搞了些什么名堂?单从“一团和气”这显眼的贬义词,就知道不是好征兆,一伙人又要玩什么花样。什么叫“一团和气”?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年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其注解是:“态度温和、没有原则。”查其他各种词典,综合其注释是:只讲和气、只讲团结、不讲原则、不分是非。试问:不讲原则、不分是非、能有和气吗?能有团结吗?删去黄帝毕公高的画象,能有和气吗?能有团结吗?企图否定毕公高是庞氏家族“唯一”的始祖,能有和气吗?能有团结吗?是谁又在搞分裂?是谁又在破坏团结?这不是明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吗?
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很有必要将“庞氏祖源考辩”进行到底。
            
我是反对断章取义引用网上资料,更反对“族人庞某某”支言片语的引用,羼入私货,混为一谈,歪曲史实,甚至无中生有,捏造史实。我主张成片段的引用,完整的引用网上资料,让读者对网上的资料有更全面的了解。让读者知道,那些是网上的观点,那些是撰文引用者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如“族人庞某某”其文,读者阅后,其史料是引文,还是其人自己编造的,让一般人捉摸不透,甚至误会其人的私货是引文上的东西。我从不引用网上的资料来作为我观点的依据,现破例一次,将“八恺”之一“尨降”后裔发表在百度网上的家谱资料,原文摘录如下:
姓氏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之子尨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高阳氏,又称颛顼或帝颛顼,是继黄帝以后又一个杰出的首领,传统的记载说他是华夏族人的祖先。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国学大师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曾对高阳氏的出生地空桑山和墓葬地帝匠作了详细考证,认为空桑山在山东曲阜附近,帝匠在河南濮阳,因出生地,葬地均在东方,故为东夷族。在古籍《五德志》,《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高阳氏之世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之人谓之八恺。”尨降的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尨降氏,后分衍为尨氏,降氏两支,实为同宗同源,史称降氏正宗。
尨姓:中国罕见姓氏,祖先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子尨降,“八凯”之一。
尨氏后裔名人:
尨圉:“后羿……侍其射也,…弃武罗,伯因、熊髨,尨圉而用寒泥”(《左传.襄公四年》)
迁徒分布:
尨姓:山东,河北等地区均有尨姓族人分布。      
降姓:河南省汝州市,山西省的汾阳市、太原市、洪洞县、忻州市偏关、介休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赤城县、宁晋县、怀安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满洲里市、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黑龙江省的望奎县等地,均有降氏族人分布。
堂号
汝州堂:以望立堂。
家谱文献
民国初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四芝兰村。
从目前“八凯”之一尨降后裔的家谱中,再一次铁证如山地证实了尨降是颛顼帝后裔“八恺”之一。高阳氏颛顼帝的儿子,“八恺”之一的尨降,其后裔如《西游记》的如来佛祖,站出来说话了:我们的始祖尨降,才是“八恺”之一,才是颛顼帝的儿子,庞降休想鱼目混珠!
庞降,如《西游记》里的六耳猕猴,假猴王现出了原形。
尨降,如《西游记》花果山上的石猴,真行者,扬眉吐气,冤案得以澄清。
庞降借尸还魂,如夜蚊子趴菩萨,认错了人。假猴王庞降休矣!
我只听说过“买母行孝”的掌故,还从未听说过抛弃亲生父亲、去争当别人儿子的千古奇闻!
持“高阳说”者,是应该警醒的时候了,不要顽固地坚持错误,不要死抱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
(尨圉:约公元前2085年夏后氏人。是高阳氏颛顼帝儿子、“八凯”之一尨降的后裔,帮助有穷氏国王后羿赶走夏朝第二代国王太康,史称“大康失国”,取夏朝而代之。尨圉是有名的贤臣。后羿代替夏朝后,不修民事,沉溺于田猎游乐中,抛弃了武罗,伯因;熊髨,尨圉几个贤臣,而信任奸诈狡猾的寒浞,杀死了后羿,取而代之。夏朝第五代国王少康,杀死了寒泥、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关于庞降,我早在《庞氏祖源考辩》一文,谈得很清楚了。颛顼帝八个儿子中,没有庞降此人,只有尨降,我的依据是《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关“八恺”的记载,白纸黑字,千真万确。《庞氏祖源考辩》没有将《左传》有关“八恺”原文转载,现摘录一段如下:“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上面原文记载颛顼帝八个儿子中,只有尨降,并无庞降。此观点被唐宋及唐宋以后的具有权威的韵书《唐韵》、《广韵》、《集韵》和字书《康熙字典》所认可 ,并被引用。(可查阅《庞氏祖源考辩》一文对“尨”和“庞”二字的注释)。并非网上传闻,不像“族人庞某某”不脚踏实地查阅古籍(可能是看不懂古籍),只知抄袭网上支离破碎的传闻,辑录为文,以致于衔接不畅、句子不连贯,文理不通,教人难以卒读矣!
在学术上,据以立论的史料,不但要做到信而有证,而且还必须做到史料出处的权威性。历代专家学者撰写论文,首先都要引经据典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经典首先指的就是经书。我国从汉朝正式颁布《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开始以后,《左传》历代都被列入与《五经》并列的经书中。南北朝的十经。唐朝的九经、十二经,到宋朝最为流行的影响最大的十三经,以及后来的十四经,清朝的二十一经、《左传》都名列其中。《左传》形成了我国进步的史学传统:忠于史实。《左传》是二千四百余年前战国初期的著作,是上承《尚书》、《春秋》,下开《国语》、《史记》的重要桥梁。保存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国第1部有系统的史学论著)对《左传》评论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司马迁写《史记》,不少材料取材于《左传》。《五帝本纪》中罕闻的“八恺”资料,采录于《左传·文公十八年》。关于古史三皇五帝传说的记载,最古的一项资料也是《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的一段:“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
“族人庞某某”的“高阳说”的钢鞭依据是《路史》的一句话:“颛顼帝后有庞氏。”《路史》是什么史书?《路史》是杂史,是南宋罗泌所撰写,离现在不到一千年。取材芜杂,汇集了很多传说资料。既是传说,必定是道听途说,没有可信度。试举一个“穿井得一人”的故事来说明传说之不可信: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家中没井,因而要外出打水,经常要安排一个专门负责打水的人。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告诉人说:“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听到这话的人传言说:“丁家挖井挖得了一个人。”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君也听到了,于是 派人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是说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从井中挖到一个人”。现将“族人庞某某”的《说法》一段原文抄录如下:“《路史》云:‘颛顼帝后有庞氏。’据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有八子,号称‘八恺’分别是形成了八个以高阳氏为中心的氏族部落,其中之一名庞降,在其后世子孙中,有以祖名为姓氏者,称庞到今,庞降被不少庞氏族人尊为得姓始祖。以上典籍应是援引更早史籍资料而来的。”
上面《说法》只引用了《路史》里的一句:“颛顼帝后有庞氏。”后面全是“族人庞某某”自己根据“据传”而说的话。所谓“据传”一词,其意就是“根据传说、根据传闻”之意。传说、传闻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不能证实的。没有依据、没有证实的史料,是不能用来作学术观点论据的,这是所有搞学述研究的人都知道的。“颛顼帝后有庞氏”作为论点,但是没有任何经书史籍作为论据,其论点是不成立的,是没有说道服力的。“族人庞某某”最后还说:“以上典籍应是援引更早史籍资料而来。”试问:作为《路史》作者的南宋人罗泌,能依据更早的
史籍是什么史籍?除了《五经》之外,没有比《左传》更早的史籍了。《五经》、《左传》及其同时代和以后的史籍,是没有“颛顼帝后有庞氏”史料的。传说中更早的史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还没有一个黄帝子孙看到过。“族人庞某某”没有举出一种更早的史籍,来证明“颛顼帝后有庞氏”的观点。
取名《路史》是很耐人寻味的,跟其如何取材是很有关系的,想必是作者自己都怀疑书中的传说是不真实的。《路史》不属于正史,这是确定无疑,没有影响力,没有权威性。书中一句“颛顼帝后有庞氏”的传说资料,不得不令人质疑。《左传》是经书,材料真实可靠。《左传》犹如万丈光茫的太阳。《路史》是杂史,犹如寸光的萤火虫。萤火虫不敌太阳。《路史》犹如小虫蚍蜉,《左传》犹如参天大树。蚍蜉撼动不了大树。
柴德赓,原北京师大历史系的系主任,著名历史教授,从教四十余年,著书颇丰。我国史学泰斗翦伯赞曾要求其参与《中国史纲要》定稿,邀请其到北京大学讲学,为北大历史系开了史料与史学一课,讲授:“历史要藉介绍”,很受同学欢迎。后将此讲稿整理成《史籍举要》一书,是史学界的宝贵遗产。此书二十多万字,囊括了我国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古代史籍。书中多处提及《左传》,只字未提《路史》,可见《路史》在史学上是没有立锥之地的。

“族人庞某某”在《说法》说:“‘高阳说’出自《百家姓注》。”而另外在庞氏论坛网上《关于古“庞乡”的地理位置》的一份材料中说:“《百家姓》记载了颛顼帝八个儿子有庞降。”上面有关《百家姓》的语言,都是“族人庞某某”抄袭网上的传闻,并没有摘录《百家姓》和《百家姓注》两书中的一字一句,不能不教人质疑《百家姓》和《百家姓注》两书中有庞降的材料。我查阅了四川文理学院的图书馆,本市、本区的图书馆,只查阅到有《百家姓》一书,而无《百家姓注》一书。请“族人庞某某”明确地告诉我们《百家姓注》一书,何人所注、何年出版,出版社何名,以便我们查阅。不要吱吱呜呜,无言而止。
《百家姓》是一种什么书籍?有何功能?
《百家姓》最早出自宋朝初年五代十国的吴越钱氏宿儒之手,佚名,离现在有一千余年了。此书是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识字课本,亦称“村书”、“小儿书”,主要作用在于认字。不是历史书籍。主要功能易于记诵,快捷识字。宋编《百家姓》原书仅录姓氏,没有注释。所以“族人庞某某”在庞氏论坛网上《关于古“庞乡”的地理位置》的一份材料中说:“《百家姓》记载了颛顼帝八个儿子有庞降”纯属无中生有,编造谎言,欺骗族人。至于《百家姓注》一书,目前未阅到此书,前文已恳请“族人庞某某”给我们提供有关《百家姓注》一书信息,以便我们查阅。另外请“族人庞某某”把《百家姓注》一书有关庞降的注释,原文一字不漏地抄录给我们,不然,我们将以捏造史实,混淆族人视听看待。假如真有《百家姓注》此书,假如《百字姓注》书中真有几句有关庞降的注释。凭 《百家姓注》这样的“小儿书”的地位,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多强的说服力?它能撼动《左传》、《唐韵》、《广韵》、《集韵》、《康熙字典》的地位吗?它能推翻这些经典书籍的观点吗?宋编《百家姓》共收单姓408个,复姓32个,共计440个姓氏。
目前我国最流行,影响最大,最有权威的《百家姓》是我国著名姓氏专家学者李逸安、张立敏作注,李逸安作序的《百家姓》。此书是在宋编《百家姓》的基础上,又增收了36个单姓,28个复姓,总计504姓氏。涵盖了我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具有相当代表性和实用姓。无数的姓氏爱好者,都争购此书,作为家中珍藏。李逸安、张立敏除了对《百家姓》作序、作注外,还对《千家诗》作了序、作了注。另外,还对《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作了序、作了译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合订本。已于201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至2014年7月止,短短三年共计八次印刷,印数近十万册,在目前书市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发行量可谓大矣。我奉劝“ 族人庞某某”购买此书,增加见识,不要相信网上一鳞片爪的传闻。从几种书的序言、译注中,可以判断李张二人,广览经籍,学识渊博,精心钻研,精心审校,此乃真专家学者也(不是《水浒传》上的李鬼)。李张二人对姓氏文化精究至深,从《百家姓》的序言,注释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对注释《百家姓》的目的,在《百家姓》的序言中,认真严肃地告诉了我们。此书的序言说:“为了满足海内外中国人,华人华裔续写家族系谱,探寻血脉源出的需求,我们查阅了大量散见于各种相关史籍和姓氏考略的专书专著,字典辞书,订正了其中不少史迹、人名地名的讹误,对本书504个姓氏一一注明了出处。”从《百家姓》详赡的注释中,不难看出,的的确确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和姓氏考略的专书专著、字典辞书。订正了其中不少史料史籍、人名地名讹误。相关书籍肯定包括唐人刘知几《史通·书志》、宋人郑樵的《通志·氏族六》,我写《庞氏祖源考辩》一文中提到的书籍和字典,当然也包括《说法》中提到的书籍《路史》、《百家姓注》(如果有此书的话)。订正史料史迹讹误,肯定包括《路史》、《百字姓注》的讹误。订正人名地名的讹误,肯定包括庞降为尨降之讹误。李张
二人的《百家姓》将“庞”姓排名120位上,与宋编《百家姓》一致,其所在句是:“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梁。”对“庞”的注释是:“庞: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后裔中,有庶支封于庞,遂以庞为姓。”其庞姓起源观点,与我国重要的经典,如《左传》、《广韵》、《集韵》、《康熙字典》等一致吻合,与著名的相关史籍如《通志》等一致吻合,与大量姓氏考略的专书专著,如《郡望百家姓》、《郡望人物《姓氏寻源》等一致吻合,与我国90%以上的庞氏家谱一致吻合。李张二人在宋编基础上作注的《百家姓》、为海内外中国人,华人华裔续写家族系谱,探寻血脉源出,提供了重要可贵的真实资料。
《说法》还引用了《旧唐书·韦凑传》的史料:“八恺、五臣、良佐也。”《旧唐书·韦凑传》跟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提到“八恺”,并没有具体指出“八恺是那八个人,甚至连高阳氏都未提及,但“族人庞某某”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地说:“所谓‘八恺’,意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德其利。高阳氏即黄帝后裔颛顼,共八子分别为苍舒、隤敳、(【退艾】梼戭【桃延】)、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在这里提醒庞氏族人注意,关于八个儿子的名字《旧唐书·韦凑传》没有提及、更没有提庞降。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旧唐书·韦凑传》里的史料。“族人庞某某”捏造史料、混淆是听,想再次欺骗族人。《旧唐书》修成离现在不过一千余年,而早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左传》,高阳氏八个儿子的名字就出现了,其中只有尨降,并无庞降。
《旧唐书》为断代史,后晋刘响等撰。记唐代二百九十年史事(618年—907年),《旧唐书》修成于晋开运二年(945年),即唐亡国后三十九年,离现在一千余年。《旧唐书》是断代史,不是通史(或编年体),因此,只记录唐代的史实,要查历朝历代的史实,只能在通史(或编年体)里寻觅。

“族人庞某某”在其所谓地“文章”《说法》中说:“‘庞’既是一个地名,又是一个庞氏族人聚居的地方,因在远古,地名和族众姓氏是统一的,如‘殷’肯定殷人聚居之地,‘姬’必定是姬姓聚居之地。”我认为“族人庞某某”这种说法是不能立足的,并非所有地名和族众姓氏是统一的。如商族是从有娀氏分出的一个宗族发展起来的,契是这个宗族的第一代始祖,他被帝舜“封于商、赐姓子氏。”(《史记·殷本纪》)。“商”是这个宗族的居住地,号称“商”族。“子”是这个宗族(商族)成员的共同的姓。居住地名跟姓氏就不样。周族也是从有娀氏分出的一个宗族发展起来的,弃(后稷)是这个宗族的第一代始祖,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史记·周本纪》)。居住地名跟姓氏就不一样。而且“邰”没有像“商”一样,成为周族的名称,号称“邰”族。
契至成汤灭夏建国十四世几百年间,商族频频迁徙,往来无定,迁移八次之多,情况如下:
契从商迁蕃(今河北省平山县境)
昭明迁于砥石(今河北省石家庄以南,邢台以北一带)
昭明又迁于商(今河北省南部漳河地带)
相土东迁于泰山下(今山东泰安)
相土又迁于商  
上甲微迁于殷(今河南安阳)
上甲微又迁于商丘
汤始居毫(今山东曹县)
商族改变了七个地方居住,姓氏还是姓子,并没有姓蕃,姓砥石、姓商、姓泰山、姓商丘、姓殷、姓毫。从成汤建国至太戊,五世十王,政局较移定,商都一直在毫。太戊之子仲丁至盘庚、五世九王,其间商王朝内部发生了长期王位纷争,开始衰落,频繁迁都,计有五次。
盘庚迁到新邑(今河南安阳市)以后,直到商王朝灭亡,这个地方都不叫“殷”,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商王朝也一直称作“商”而不称为“殷”。后来,周人灭商以后,才把商朝称为“殷”,把它的王都叫“殷”,从此商朝才被人们称为“殷”或“殷商”。周人为什么称商人为“殷”呢?“殷“原是商都附近的一个地名,是商王田猎区。这个字原来写作“衣”,后来才定为“殷”,古代“衣”“殷”音相近。周人灭商以后,为了表示对商人的轻蔑,便以“殷”地称呼商人。这座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称“殷墟”。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写项羽与秦将章邯在“殷墟”会盟,其句是“期洹水南殷墟上”,可见汉朝人对近一千年前的史实是非常清楚的。商人居住在“大邑商”、“商”、“殷”(河南安阳市),以及契“封于商”(河北省漳汉地区),地名不同,但姓氏还是子姓,并不姓“殷”,地名和族众的姓氏不是统一的,因此,可以说有地名不一定就有这个地名的姓氏。商王田猎区,在盘庚迁都之前,就有“殷”这个地名了。但是没有姓“殷”之人。把“商人”称为“殷”人,是在灭商之后。在近三百年间,都是商王田猎区。“殷”肯定是殷人(姓殷之人)聚居之地,是不成立的。中国地名不止数万,不都是以姓氏取名。如《书·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三危:三危山。属祁连山脉。三峰
耸峙,其势欲坠,故名。并不是因为“三苗”而取名。如《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即禹门口。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名为龙门,难道肯定有龙氏族人聚居于此吗。又如《书·禹贡》:“析城至于王屋”。王屋:即王屋山。山有三重,形状似屋、故名。并不是因为有姓“王”的族人聚居此地。又如《书·尧典》:“宅山禺夷,曰阳谷”。阳谷: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名。阳谷:不是阳氏族人聚居之地。似这种地名与姓氏不统一之处,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卜辞“妇好先共人于庞”,地名曰“庞”,“族人庞某某”就肯定是庞氏族人聚居之地,毫无证据,未免骄横武断。“庞”可以引伸出“广大”的意义。“庞”:广大,广大的地域。“族人庞某某”说:“在另一条卜辞中讲,这次妇好领兵三千,肯定是在一些不小的地方征兵。”对“妇好先共人于庞”这条卜辞,如果这样讲:“妇好在广大的地域(地区)征兵”,就更合理一些。因为征兵多,小地方兵员不够,大地方人多,兵员够。
“族人庞某某”说:“在周初毕公高庞乡封地受姓之前,庞氏族人早就存在。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大量“庞”字出现,甚至还有关于庞人及其族地名的描述。”“族人庞某某”这些话,重要的是第1句和结尾的1个分句。不能因为甲骨文有“庞”字出现,就断定有庞氏族人存在。如此推论,有多少个甲骨文文字就有多少个姓氏存在。甲骨文文字,全部是姓氏文字。此断定,路人皆嗤之以鼻。“族人庞某某”结尾的1个分句说:“甚至还有关于庞人及其族居地的描述。”此话全是痴人说梦。目前殷墟的甲骨文,关于史实,还没有成片段的记载。为什么不把“关于庞人及其族居地的描述”的甲骨文文字引据出来?为什么不把“庞氏族人早就存在”的甲骨文字引据出来?没有任何证据的话,凡是吃五谷杂粮的人,都不会相信,都会心存狐疑:此人是不是骗子,编造谎话来骗人!“族人庞某某”坟头烧报纸,糊弄鬼。
“族人庞某某”说:“庞”字“应当属于在形象基础上的会意字。”此话不知依据何人的著作,应当将著作中的原话引述出来,以便我们查阅。当然,如果不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会相信是“族人庞某某”的独自见解见,因为实在不敢恭维尔等的文化水平。但《说文》将“庞”字归类为形声字。确是真实的。岂止《说文》。据《殷墟书契前编》四·三五·五记载:甲骨文“庞字”,上部为广,下为龙形,与《说文》释义同,故“庞”之本义当训高屋。

何人不知,继续家谱,就要溯本寻根。何处溯本寻根?只有钻进古籍去寻觅,网上是寻觅不到的。面对古籍,必须读懂它。要读懂古籍,不具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训沽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否则,教书就会贻误学生,续谱就会数典忘宗,认错祖宗。如果要形诸文字,告诉族人,还得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议论文的写作知识,还要学习一些逻辑学知识。否则,写文章,用词,则词不达意;用句,则句子不连贯、造成文理不顺;推理,则逻辑不强,论证不严密。没有论据,或论据不充分,或论据无力,观点结论则难以立足。“族人庞某某”不具备这些知识。现将他从“文字的形成及读音”上论证“高阳说”的全文笔录如下,来看看其人的文化水平。
 文字的形成及读音:高阳八才子所处时代当属尧舜时期或夏朝初期,文字还未形成,姓氏并不严格、规范,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现代姓氏学家何光岳先生指出:“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可能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严格意义上胙土为氏”,所以在诸多古籍中鲜有对庞降子孙的记载。甚至对庞降的称谓也不尽一致,有的写成“龙降”、“尨降”、“庞江”。这也难怪,在当时无文字记载的时代,对先人记忆主要是凭口语传承,且“庞”字的古读音正好是long。(但他并非龙氏的始祖,龙氏尊奉的始祖是御龙氏刘累或龙行)。到正式“庞”字的形成,乃至庞音的固定,经历了一个统一而又漫长的演化过程。《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八凯”的记载,八人中只尨降而无庞降。翻开古代汉语通用字字典中对“尨”字的注解4;pang。通庞。庞大。柳宗元《三戒》:“虎见之,~然大物也。”
全文300余字,分为二层。第一层,百余字就得出结论:“所以在诸多古籍中鲜有对庞降子孙的记载。”而这百余字,除去与文字形成无关的现代姓氏学家何广岳先生的高论外,就只剩下可怜的“高阳八才子所处时代当属尧舜时期或夏朝初期,文字未形成”的二十多字了。实际上,这二十多字才刚刚提出问题:文字未形成。在没有一个论据,没有一字的阐述下,立即就得出结论,“所以在诸多古籍中鲜有对庞降子孙的记载”。鄙人从教三十余年,还未出现一个中学生写出如此令人膛目结舌的议论文。有文字才有古籍,没有文字就没有古籍,没有古籍就不存在“诸多古籍有对庞降子孙的记载”。也就是说,“文字未形成”与“诸多古籍中鲜有对庞降子孙的记载”没有任何关系。毕公高之前,谁是庞降子孙,“族人庞某某”能举出一个有姓有实名的人吗?可以肯定地说,其子孙不是鲜有,而是没有。因为世界上本就没有庞降这个无源无本之人。“族人庞某某”的所谓古籍中,也只有史学上没有立锥之地的《路史》里一句“颛顼帝后有庞氏”的记载(也只是传说,或是讹传),还有就是目前未见其面,或本不存于世的《百家姓注》,传说有庞降的注释。此二本书,离现在还不到一千年的历史。而《左传》关于颛顼帝“八恺”中“尨降”的记载,离现在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了。研读古籍者深知,离远古越近的史籍,才是越有真实性的史籍。
第二层,近200字论述“读音”(“读音”二字粗俗,不规范,应是“语音”二字)。思维混乱,写出的东西,必然无条理,无头绪,并且对古汉语基本常识一窍不通,是第二层200字出现的问题。
不知道“族人庞某某”从事何种工作,以前是否从事过经商。如果经商,我怀疑其公司是“皮包公司”。现将这种手段,轻车熟路地用在音韵考辩中来。凡是稍有古汉语常识的人都知道,要谈古音,今音,近现代音,这属于音韵学的研究范围。要研究音韵,必然离不开开韵书。正如打猎要有枪,写字要有笔。韵书是研究音韵的工具。没有韵书,就无法研究音韵 。而“族人庞某某”,不要韵书、信口开河、大谈古音、妄下结论,这种欺骗的手段,与“皮包公司”空手套白狼,有何区别!我在《庞氏祖源考辩》中,关于“尨降”之“尨”,庞姓之“庞”二字音,义的注释,主要依据是《康熙字典》,此字典,是从事文字工作者不可或离的书籍。《康熙字典》对“尨”,“庞”二字的音,义的注释,主要依据是《唐韵》,《广韵》,《集韵》等经典韵书。
 我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现均已佚。隋陆法言的《切韵》,后来也不传。上面的几种书,后来发现了几种唐写本残本,唐人为之增订,有孙愐的《唐韵》。宋朝的宋祁、郑戬、贾昌期等对《唐韵》进行了修订,还有司马光续纂的《唐韵》。
宋朝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在《唐韵》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广韵》,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官修韵书。  
宋朝丁度,李淑等奉召在《广韵》基础上修订,名为《集韵》。此事直到司马光才修成奏上。 
《唐韵》、《广韵》、《集韵》都是官修韵书,与《康熙字典》一样。在学术上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是我国专家学者研究古音的重要根据,研究上古音或近代语音,以此作为比较的不可替代的根据。是汉语音学中的重要著作。而“族人庞某某”的音韵学知识是一张白纸,竟无知如小儿,在上面涂鸦。
对“文字的形成及读音”结尾的五个句子破析如下:
看完结尾五个句子,其表意是极不清晰的。引用了我的《庞氏祖源考辩》的语句,衔接起来,但衔接不紧密。5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完整。结尾处我给他加上一句:“所以,‘尨’通‘庞’,‘尨降’应该读成‘庞降’。”有了这句作为结论,“族人庞某某”想要表达的目的,不是就很清楚了吗?第1句里“八人中只尨降而无庞”,“只”后面应当有“有”字,粗心大意写落了,情有可源。第二句是:“翻开古代汉语通用字典中对‘尨’字的注解4;pang。” pang的声调应是平声,写落了,情有可原。但其中“通用字典”一词,说是粗心大意写错了,就说不过去了。根据后面③、④、⑤三个句子和我给他加上的结论,“族人庞某某”对“通庞”的“通”字理解错了,因此才有“通用字典”之语。我国从古至今,还没有编纂出一部古汉语通用字典。“通庞”之“通”字只能当“通假”讲,当“借用”讲,不能当“通用”讲。假;借,借用。“通用” 与“借用”二词,有本质的区别。“通用”是大家都可以用,不属于 “某某”专有。借用、是属于某某专有,借给你、才可以用,不借给你、你就用不成。通假字、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尨”与“庞”音近,“尨”是假借字,“庞”是本字,古汉语多用假借字。通“庞”之 “通”,只能当“借用”讲。我有一简单的譬喻:“族人庞某某”在朋友家玩,准备回家时,突然下起雨来,借用朋友家的伞回家。伞是“族人庞某某”借的,不是“族人庞某某”家的。不能因为借用了一下伞,就说伞是“族人庞某某”的,甚至连朋友家的房子,家具也是“族人庞某某”的。朋友没有借房子,家具给“族人庞某某”。假借字“尨”就是“族人庞某某”,本字“庞”就是朋友。伞是假借义“庞大”,但伞(庞大)是朋友(庞)的。不是“族人庞某某(尨)”的。“朋友家(“庞”)的房子,家具(高屋,姓氏)不是“族人庞某某(尨)”的。现在“族人庞某某(尨)”蛮不讲道理的说:伞(假借意“庞大”)是我的,房子、家具(高屋、姓氏)也是我的。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懂得古汉语通假字的含义,凡是史料(所有文言文)中的注释中,“通×”之“通”字,其含义就弄清楚了。
关于假借字,我在《庞氏祖源考辩》一文中讲得非常清楚了。而所举的例子,就是唐朝柳宗元《三戒》中“虎见之,尨然大物也。”这篇文章曾经选入初中课文。柳宗元将本是“虎见之,庞然大物也”,误写成“尨然大物也。”既是名人如此写,后人就以讹传讹,久而久之,“尨”就成了“庞”的假借字。“尨”的本义是多毛的狗,而且毛很长。因此,只能引申出杂乱,杂色,蓬松,因为这些引申义与本义有一定的联系,但无论如何,是引申不出“庞大”的,因为“庞大”与“尨”的本义没丝毫的联系,是毫无相关的,只有“庞”的本义“高屋”中之“高”义,才能引申出“庞大”之义。“尨”作“庞”的假借字,其假借的依据是音近。“尨”作为“庞”的假借字,其假借义是“庞大”时,才能读“庞páng”,作其他义项时,不能读“庞páng”,如作姓氏,不能读páng降,只能读máng降,如当狗讲时,不能读páng,只能读máng。如作杂色讲,不能读páng,只能读máng,如作乱貌时,不能读páng。只能读méng。
古代汉语中的假借字的知识,是非常浅薄易懂的,是初中生学了的,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从“族人庞某某”在网上的一些东西,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对古汉语中的假借字的知识,还不了解,如果“族人庞某某”在初中读过书,是不应该出现让人笑掉牙的错误。曲高者和寡,但“假借字”曲不高,如此反复的讲,
如果还不懂的话,我就真成了南朝梁僧佑笔下的公明仪了。

撰写论文,引据史料,引据错误,原因有二:一是望风捕影。这种人学疏寡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捏造史料。实际上是引据一点,羼入自己的主观愿望,混淆视听。这种人道德恶劣,非止无才,且图虚名。各举一例,以证其二。河南族人有篇名曰《庞氏祖源初探》的文章,为了达到把庞氏发源地搬到河南西南部南阳的目的,大肆的宣扬:“南阳地处中原,我国第1个朝代夏,曾在这里建都。”此文作者只知道现在伏牛山下的南阳,不知道古时候中原的南阳。况且伏牛山下的南阳,地处古时候“中原”之外。查《辞海》的《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南阳古地区名有三:①相当于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河以北一带。以在泰山之南,故名。②相当于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以在太行山南,黄河以北,故名。③相当于今河南西南部一带,居古代中原的南部,位于伏牛山下,汉水之阳,故名。古时候,山南面称阳,山北面称阴。江河南面称阴,江河北面称阳。故这三地区称南阳。夏在这三个地区(南阳),在哪个南阳建都呢?《辞海》没有记载。查《古本竹书记年》:“帝杼居原(今河南济源),又迁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帝杼,是夏朝第6代王,是有名的国王,被认为是能继承大禹事业的人。他在济原建都,古时候此地称南阳。此史料铁证如山。《庞氏祖源初探》的作者,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究其原因,可能是在网上看到夏在南阳建都一句只言片语,没有查古南阳地名的具体位置,如果他查了《辞海》,如果他看了《古本竹书记年》他就不会轻率地在《庞氏祖源初探》里,振振有词地宣布在今河南西南部之南阳建都。望风捕影,孤陋寡闻,致尔如此。可能他主观上没有骗造谎言骗人,尚不涉及道德品质问题。
明知古书籍没有记载,而捏造史实,或议论中含糊其辞,羼入私货,以达到欺骗族人的目的,这纯属灵魂有问题,人品有问题。本文前面提到的宋编《百家姓》此书无注释,只有姓氏字。却无中生有,捏造书中有颛顼“八恺”的记载,现将“族人庞某某”编造的原文,一字不漏的摘录一段;“据《百家姓》所载,庞氏远祖可追溯到黄帝时期,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号称‘八恺’其中有个最为杰出著名的叫‘庞降’是庞氏最早始祖,庞降的生活区域应在今河南濮阳一带(摘自《关于古“庞乡”的地理位置》)”。另,引《旧唐书.韦凑传》一句;“‘八恺’、五臣、良佐也。”《旧唐书.韦凑传》里,并没有说“八恺”是哪八个人,没有点出姓名。“族人庞某某”,硬将莫须有的“庞降”硬塞进了八个人的名单中。不知内情的人,误以为是《旧唐书.韦凑传》里的语句。试问“族人庞某某”八个人名单中有“庞降”,你是在哪本古籍中看到的?你能举出来吗?扰乱视听之用心,昭然若揭。
我与此人有几次电话接触,简述如下,让族人看看,其为何物也。
2013年12月份,我与“族人庞某某”联系,请将我的掘作《庞氏宗族是地地道道的黄帝嫡系子孙》登录庞氏论坛,未登录。2014年6月28日我参加了“河南庞姓文化研讨会”,当时表明了态度,反对将“庞降”作为庞氏始祖,并散发《庞氏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黄帝嫡系子孙》一文。大约是当年九月份(可能是8月份),“族人庞某某”给我打来电话,大意是:他写了一篇文章,要准备发表在河南商报上,内容是不同意河南人的庞氏祖源地在河南南阳的观点,坚持庞氏祖源地在陕西兴平县的观点,同意我(庞厚义)的观点。希望我签名。我比较犹豫,推辞说:你写的东西我没有看。过几天,“族人庞某某“又给我打电话;希望我签名。我想既然观点相同,又两次打电话,态度又诚恳,不好推辞,就同意了。我将此事告诉了族中长辈。长辈说:文章看都未看,就同意签字,你还是慎重点。大约过了不久,长辈告诉我,“族人庞某某”发表在庞氏论坛上的文章,紧列在我的文章后面,其观点与我观点相悖,是持“高阳说”者。听后,非常气愤,立即打电话质问。“族人庞某某”沉默不语。我立即提出要求:将准备发表在商报和论坛上的文章删去我的签名。“族人庞某某”推辞说:商报上的文章在排版了,去不掉了。庞氏论坛上的文章,要去掉我的名字,非常麻烦,不好去掉。过后,我打了几次电话,都托故推辞。长辈告诉我:论坛上的文章里去掉几个字,是非常容易的。他又在管这个论坛,又是他写的东西,去掉几个字,不费吹灰之力,我将长辈的话,回答了“族人庞某某”。过了几天,“族人庞某某”打来电话说,删除了我的签名,商报上的签名,不了了之。
极容易暴露丑恶面目的表演,极其卑劣的下三烂的手段,都敢凶残大胆的玩弄,背后所为,就可想而知了。
“庞降”其名,是何时出现在历史上?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是本文前面提到的南宋罗沁《路史》的一句“颛顼帝后有庞氏”,应是南宋时候,离现在700多年。而“尨”字与“庞”字有瓜葛纠缠,离现在有1200年左右。也就是说,“八恺”之一的“尨降”讹传为“庞降”,是在唐柳宗元之后,南宋罗沁《路史》之前这段时间,其时间长约四百多年。为什么“尨降”能讹传为“庞降”?是因为“尨”与“庞”二字,其形,音二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有“厖”,“庬”二字作为桥梁,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里,试举古代的传言和掌故,来说明“尨”降
讹传为“龐”降,有其相似之处;
“夫得言而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于狗则远矣。”(《吕氏春秋》)
此段传言大意是;听到传说,必须审察清楚。因为经过多次转述,白的会讲成黑的,黑的会讲成白的。狗像獗(獗;jué,似猕猴而形体较大的一种兽),獗像母猴,母猴像人。可是人与狗就相差得太远。
同样,从字形上面,“尨”像“厖”,“厖”像“庬”,“庬”像“龐”,可是“尨”与“龐”相差很远。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亥’与‘豕’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史记;记载历史的书。三豕;三只猪。已亥;干支纪日。
此掌故大意是:子夏往晋国去,经过卫国,听到有人读史书说:“晋国军队有三豕渡过黄河。”子夏说:“不是三豕,是己亥。‘己’与‘三’相近,‘亥’与‘豕’相似。”到了晋国一问这件事,回答说;“晋师于己亥那天渡过了黄河”。
子夏所处的时期是春秋时期,使用的文字是篆字。篆字“己”与“三”相近,“亥”与“豕”相似。读史记者,将“己”错读成“三”,将“亥”错读成“豕”,也就不足为怪者,如果听读史记的人,不是子夏,而另是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如“族人庞某某”其人,“己亥”必将讹传为“三豕”了。
同样,从语音上看,“尨”与“厖”作为姓氏,其语音相同,读máng。“八恺”之一尨降的后裔,在其家谱上就将“尨降”写成“厖降”,只不过是在“尨降”后面用括号将“厖降”括起来,写成尨降(厖降)了。“厖”与“庬”也有相同的语音máng,只不过“庬”不作姓氏。而“庬”与“龐”(庞)语音相近,也容易读错,将“庬”错读成“龐”,讹传为龐(庞)。将“尨降”讹传为“龐降”或“庞降”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读音相同的姓,不能交换。如姓“逄”的,与姓“庞”的,不能交换。不能其“姓”读音相同,都读páng,就把“族人庞某某”,读或写成“族人逄某某”,“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读或写成“半路杀出一个陈咬金”。……“尨”与“龐”,其“姓氏”读音本身就不同,就更不应该把“尨”降读成“龐”降了,悲呼、牛食如故!悲呼、公明仪!

本文追溯“庞降”的源头,只追溯到南宋罗沁的《路史》,离现在也只有700多年,再往上追溯,没有任何史籍有关“庞降的记载”。《诗》云:“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庞降”源头,你在何方?持“高阳说”者,踏破铁鞋,无处可觅。溯源无源,寻根无根,“庞降”乃无源无本之人矣!“族人庞某某”在其所谓的文章《说法》里,不知从哪里捡来一句、“不尊高阳氏,负无以溯本清源之愧。”此句正是持“高阳说”者的心里写照。“无以”,王力的《古代汉语》对此文言文词语的解释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以溯本清源”就是“没有溯本清源的史料可以拿来证明庞降是‘八恺’之一”,“无以溯本清源”就是“没有溯本清源的文章可以拿来证明庞降是‘八恺’之一。”因此惭愧至极,无颜面对庞降了。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