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山,苏显卿,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尹俊山
1923 ~ 2015
  苏显卿
1930 ~ 2016
 
到访:31387  墓地祭奠:321   留言:38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有妈的孩子是个宝,父母建在多幸福-2004
东大桥  2022/11/23 2:30:00  浏览:123

过去听过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原来没有多深的理解,等到年龄慢慢大了,父母渐渐变老了,同学和好友中,父母过世的人逐渐多起来,才理解到,这话一点不假,能有父母健在,是多麽幸福。
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我们,就把我们送全托的幼儿园。每周回家一次,如果遇到父母没时间照看我们,那就2周才回一次家。
那时,我虽小,但很恋家。每周一从家里回幼儿园,不悌于一场生死大战。总是又哭又闹,又踢又打,死活不肯回去,常常要妈妈给点贿络才作罢。
后来长大了,对家倒不那末眷恋了。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年龄不大,却想到外面看世界。
上中学时,受军队的女儿一书的诱惑,曾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到新疆兵团的招生处,要求去新疆,因年龄太小被拒。
现在想想,万幸没有去成。每当我看到一些,留在兵团的人的落魄生活境况时,都有些后怕。
又后来,上山下乡,回城上学,一去数年。中间几次探亲,还不是很想家,总觉得好儿女志在四方。
大学时有一个同学,父母在外地。她和一个同学结了婚,夫妻俩一同办理去美国留学。我不可理解地问过她,你走那麽远,不想父母吗。她回答道,结婚以后,小家就是家了,倒不是很想父母了。
再后来,工作就业,与父母在同一城市,离的也不远,常能回家看看。
即使是离开了父母家,自己单住,也是每周都要回几次家。节假日多在家过的,吃完了年夜饭后,再回自己家睡觉。
坐在空空荡荡的公车里,看着五彩的街景回家,也不觉得伤感,倒觉得有几分潇洒。到家后,赶快挂个电话回去,报告平安到达了,省得父母惦记。
如果遇到节日放假的时间较长,懒得来回跑---其实我住的也不远,坐车在车上的时间也就半小时--就在父母家住一晚。尽管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住处,父母家还保存着我的一张床,可以随时回家住。
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永远是家庭成员。尽管我们姐弟已经搬出去住,父母家仍然向我们敞开着。
为了方便我们回家,父母给我们在外面住的孩子,每人配了家里的钥匙。我们只要路过父母家,随时想进门都没有问题,饿了,蹭顿饭,渴了,找口水喝,还像小时候那样无拘无束。有时候,经济上紧张,父母还用有限的退休金拉我们一把。
那时,我的钥匙链上,沉甸甸地挂着许多的钥匙,有自己家的,父母家的,单位办公室的。因为钥匙太多,太重,常常是我的裤子其他地方还是好的,装钥匙的裤兜却先破了。
不过,每当我掂着那沉甸甸的钥匙时,都会感到与爸妈的距离,近在咫尺。
可以说,我长这麽大, 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节假日基本上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的,还没有感受到没有父母的节日的辛酸。
不过,现在年龄大了,看到不少人的父母一个一个去世了。圣诞节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是华发早生,年过半百,气血不足。远不是当年不知忧愁的,不恋家的无知少年了。才深深体会到,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有父母的节日是多麽的幸福。
万幸,我的父母还健在。在新年伊始,我真心地祝愿他们,身体健康长寿。
一句后话,纵观我到此时的一生,小时候不是乖乖女,因为淘气,没少惹父母生气。好在长大后,略知人事,自认为还有点良心,说不上很孝顺,还算过得去。估计父母给我打分,可以勉强及格。不过,比起2个弟弟,还是差的太远。
我爸妈分别于2015,2016年走了。全亏了弟弟弟妹们的照顾,让爸妈在最后的日子里,少受些痛苦。
爸妈去世后,我们姐弟几个,没像有些家庭那样,分崩离析,子女间,提刀相见。关系反而比以前近了些,现在还是每天微信。
我妈老担心,他们走后,家就散了。现在,我爸妈在那边的世界,也可以放心了。他们走了,家没散。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纪念馆链接:
分享按钮
纪念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