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山,苏显卿,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尹俊山
1923 ~ 2015
  苏显卿
1930 ~ 2016
 
到访:33105  墓地祭奠:340   留言:41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爆粗口
东大桥  2022/10/25 8:40:00  浏览:102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对你又打又骂,肯定恨你入骨。其实不然。
粗口有两面性,恨之极,爱之深,都会用粗口伺候。
中国古话,打是疼,骂是爱。有时,有人只有对你爱之深切,也会如此。如我上文所写的,父母的胖揍,其实含着护犊之情。如果爱的深度,不到打的程度,就是开骂了。
北京孩子,如果是铁哥们,言谈中,也会粗口不止,丫挺的,你丫,逼逼的,没有仇恨,透着亲昵。
有些夫妻间也是,死鬼,臭不要脸的,一通招呼。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没恩爱。我现在,还时不时的用拳头,在丈夫背上招呼。
有些父母,可能生活比较乏味,骂骂孩子,可以调节气氛,显示母爱。我家住和平里时,有个女人,外号母狼,生了很多孩子,每到叫孩子回家吃饭时,总抱着个孩子,大呼小叫,口吐粗口。
骂人也有层次,高层次的叫国骂,大家都懂的。骂人不带脏字的,更见水准。低水平的,就问候人家祖宗八辈子,捎带着各种生殖器。
过去,有人因骂失职,但也有人,骂人骂出前程。且不看,那些高官,许多是在骂骂咧咧中升官的,当然,不能骂上司。更有人,出言必有骂,不骂不会说话。
国骂曾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有人能骂,有人不能。文革时,为显示流氓无产者的品位,国骂盛行,所谓,不会骂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骂得越多,越有革命气质。国骂最多的,是那些家长居高位的红五类。不过,一旦家长由红转为黑,这些孩子就只能,漱净口牙,摈弃国骂,夹尾巴做人了。
老爸出自农村,在军队混了半生。军队中,文人很少,没有什么风花雪月,语言不那么讲究。中国有名的几个将军,说起话来,都不是素食,语言也是五彩缤纷。所以,老爸说话带脏字,爆粗口,也有情可原。
爸爆粗口,倒是不骂我们,那多麻烦。出了问题,更愿意用拳头解决,比较简单。他只是在心情不好,或者看事情不顺眼时,言谈话语,带着粗口。爸老了后,很少爆粗口、可能是心境平和了,看不惯得事情少了。也许是烦我们,懒得骂了。当一个人,懒得理你时,比骂你还狠。夫妻间,如果还能吵架,那就是还有些情意。最怕的是,2人无话可说,必定离婚。
小孩子,学习能力强,耳濡目睹,很快就学会。希很能模仿爸的说话风格,后来连带着小侄女,也将粗口,发扬光大。
东倒是一直保持斯文,只有气极了,才借粗口来用用。
我从小就知道粗口是什么,不过,少于实践。直到文革,去兵团后,才开始练习,因周围人都是一片女中豪杰,再假装淑女,和环境很违和。
在爸的粗口中长大的好处是,知道什么是粗口,不至于人家向我爆粗口,我还以为在人家在夸我。这种情况,我后来遇到过好几次。
在澳洲时,看到厕所墙上有一句话,不明白,问丈夫,才知是骂人的话。
到餐馆打工,雇员都是些中学生。有人说,如果想学骂人,到快餐店打工就行。我过去学的英文,都是研究用的,骂人的话知道不多。他们恶作剧,说教我英文,让我跟着念,回家问丈夫才知,是骂人的话。
后来,和他们学的差不多了,骂人也熟能生巧,连带着联合国化,有人用德文骂人,也糊弄不了我。爆粗口也成了打工中的乐趣,私下里,我和那些中学生,用各类粗口,给餐馆的菜命名。
爆粗口惯了,刹不住车,婆婆听了,大为吃惊,说原来以为有丈夫一人就够了,现在是一双。婆家可是个很讲究语言文明的家庭。
爆粗口毕竟不雅,不希望家人也学。小侄女要向丈夫学用英文骂人,我事先警告丈夫,不能教。
粗口爆多了成习惯,现在,英文骂人的水平比中文高,还特溜,一不小心就溜出口,弄得我都不好意思。
为了不惹麻烦,在中国,用英文骂人,在国外,用中文骂人。反正,能听懂得人不多。
妈毕竟是伪书香门第出身,自己又是伪高级知识分子。在我印象里,从未曝过粗口,尽管,我敢打赌,妈知道粗口是什么,就是不屑于说。
现在,用中文爆粗口,总觉得有些违和,基本不用了。但英文爆粗口的优良传统,还继续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纪念馆链接:
分享按钮
纪念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