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东大桥 2022/10/15 7:49:00 浏览:129
爸是河北人,说的一口地道的河北方言。
我们从小就是在爸的河北乡音中长大。有句话,久居其臭而不闻。我一直没觉得爸有口音,也没有交流困难。直到有天,同学到我家,听我爸说话,说听不懂,才明白,我们一直习惯的我爸的口音,是和北京话不同的河北方言。等到爸妈带我们回老家后,才发现,我听不懂河北话了。奶奶说的话,没几句能听懂。也不知道爸的方言,是不是有些改变了。
我小时候在丹东,进京时,应该讲丹东方言,一口大碴子味。刚搬到北京,在和平里一小上学,同学都不爱和我玩,因交流困难。
和平里一小,那时算是准贵族学校吧,都是一些中央机关的子弟,还有中央乐团的子女。记得有位章姓同学,妈妈是中央乐团的合唱演员,家里有钢琴。我们去她家做作业,她还给我们弹了一曲。东方红大型史诗导演,到我们班挑演员,她被挑中,母女同台演出,也算一段佳话。
这种环境,孩子们都有优越感,比较排外。我刚去,说的方言他们听不懂,衣着又土,很长时间才融入大家庭。
中央机关的干部,除了一些技术人员,北京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不多,都是一些南征北战,打天下的干部。当时有位名人说过,要外行领导内行。
机关人员来自天南海北,口音五花八门。有些人,口音不重,有些不行,说着什么带着方言味的普通话,还有一些人,坚决乡音不改,只说家乡话,我爸就是其一。
中国官场的风气是,当官的以有口音为荣,以口音分亲疏。看那些国家领导人,天南海北,没几个说普通话,即使说,也带着浓重的乡音。那时,湖南话非常时髦,因说湖南话的人,级别最高。上行下效,爸虽然官不大,但也是官,所以,也就乡音不改。
我猜,有些人之所以乡音不改,除了年纪大,学说普通话比较困难外,也许经常讲家乡话,可以聊解思乡之苦吧。
我妈是四川人,要说口音,比河北方言重的多。但妈在那个文化水平低下的年代,算高级知识分子了。50年代,扫盲时,高小毕业,相当于现在的大专了。妈很努力地学习普通话,以至于听妈说话,没人能猜出,她是四川人。
在家里,一个说河北方言,一个说普通话,爸妈各说各的,没有鸡同鸭讲,交流没问题。我们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习惯了到了,都没觉得爸有口音。
中国地大物博,区域各异,语言也差别大。语言不同导致交流困难的问题,不是近代才有的。所以,每个朝代,会指定一种方言为官话。能成为官话的方言,基本都是国都所在地,或者是职位最高的人的乡音。
古代,多以长安话为官话,因长安是几朝首都。据说,现在翻译的佛经发音,是以古长安话为准的。以普通话念的佛经,并不准确。古长安话已经失传,现在,只有客家话里,还有一些古长安话的遗迹。
后来,洛阳话,开封话,都曾成为官话,因这2个城市,曾为六朝古都。清代,满蒙文是官话,但因汉人官员居多,多不懂满蒙文,汉文成为次等官话。民国时期,南京话,浙江话是官话,因建都南京,老蒋是浙江人。
解放后,选择官话时,曾考虑过好几种,如东北话,南京话,保定话等,最后以北京话为基础,形成普通话。
严格说,北京话和普通话还不太一样。不过,除非在北京长大,还和北京胡同串子混过很长时间,一般人区别不出来。
我们周围都是机关子弟,没有胡同串子,都是讲普通话,而不是北京话。
得益于多年推广普通话,现在的年轻人,即使讲方言,也会说普通话。不会像我爸妈那个年代,机关开个会,也会成了天南海北的方言大会。
我上学时,最头疼的就是,老师不会讲普通话,用方言讲课,特别时江浙,湖南一带的方言,那上课基本就是开小差了。
爸妈去世6年多了,再想听爸那一口河北话,妈偶尔带出点四川口音的普通话,也是不可能了。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