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是驰名世界的黄草之乡。
其实,真正的黄草之乡在嘉定县的徐行人民公社。目前,以徐行为中心,北至华亭,南至城东,西至娄塘等人民公社,有两万多社员参与编织黄草,城厢、南翔两镇也有许多家庭妇女参加了黄草编织。国内如江苏的吴江、徐州、南通、盐城,安徽的砀山,东北的旅大,都远道而来取经学艺;国外有些国家的编织能手也经常前来参观。
黄草,在徐行一带,原是野生植物,属于禾本科。由于它具有光滑、柔韧等特点,100多年前,人们开始利用它的草茎编织成靸鞋(平底草鞋)、凉鞋,这种鞋轻巧实用,精美雅观,农民不但自己可以穿,还可换取米粮。于是,人们另辟小块土地种植贮备,从而终年编织了。后来,清代官吏将此作为贡品,影响扩大,编织的人也日渐增多。光绪庚辰年嘉定县志重修本载:“城东三里有蒲鞋村,村民以黄菅织鞋,更有制为凉靴(同靴)者。”至1920年,上海的洋行买办和当地的资本家看到有利可图,便设站收购黄草织物,成批出口,销于欧、美和南洋群岛。品种除了鞋子以外,增加了提包、盆垫、杯套等数十种,从事编织的已近万人。解放以后,当地组织了草织供销生产合作社,经过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国内市场遍及全国大中城市,国外畅销到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英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声誉蒸蒸日上。人民公社成立后,编织地区的人民公社都设立了草织工艺品工场,采取了专业和业余编织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把编织生产推向高峰。仅徐行一个人民公社每年的总产值就有100万元上下,几乎等于解放前全县产值的九倍多。
纵观这百余年的黄草编织史,嘉定的黄草织业是不断发展的。但是,编织黄草的人们,解放前后完全是两种命运。以徐行中心,包括华亭和娄塘等广大编织区,都是人稠地少的地方,解放前,除了少数大地主和黄草公司老板过着纸醉金迷的富裕生活外,大多数农民辛勤耕耘,仍是食不糊口,衣不遮体。因此当时愈来愈多的人从事编织副业,完全出于饥寒所逼。请听:
千做万做蒲鞋村,
蒲鞋一捆又一捆,
开花布袄常伴身,
十二月三十人急昏。
嫁囡勿嫁蒲鞋村,
蒲鞋村里磨黄昏,
黎星正南还未困,
晓星未上催起身。
真是一首首山歌,一串串泪珠。由于旧社会的折磨,如今40岁开外的妇女中间,还有不少人眼睛发昏,腰酸背弯。这不是罪恶社会的血泪写照么!
解放后,情况完全变了。数百名专业编织的社员,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一人工资可维持三四个人的生活;而散布在各个生产队的业余编织者编织出的各种成品,由国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编织已成为社员家庭的一项重要副业收入。“甏里无米急断魂”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走进黄草之乡,那个人家没有“四件毛衣三件绸”呢!难怪人们的编积积极性越来越高!
前年,建国十周年前夕,担负着指导黄草生产技艺的徐行草织工艺厂新产品研究小组的社员们,欢腾地掀起了一个“赛创作,迎国庆”的热潮。曾经出席全国特种手工艺艺人代表会议的编织巧手李月琴,曾用最细的黄草编成了“和平鸽”拖鞋,攀登了编织艺术的高峰。在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这个在旧社会当过童养媳的姑娘,为了感谢党的关怀,为了歌颂祖国的昌盛,她怀着强烈的激情,不辞辛劳,出门寻师访友,白天实践试制,晚上苦苦思索,终于在黄草提包上编织出一幅崭新的图案:画面上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展翅的凤凰在阳光中飞翔。人们把她创造的新图案定名为“丹凤朝阳”。另一位编织巧手杜惠娟,也在草提包上编织成一幅精致的“工农商学兵”图案。她说:“嘴里歌唱人民公社好,手里做出人民公社好。”在她们的鼓动下,全组工人共同创造出“倒串葡萄”、“走马灯”等十多种具有相当高艺术水平的新样品。
(此稿与宋伟人合写,载《解放日报》1961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