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夫请潘天寿作画——《光华旦旦》
叶尚青是潘天寿的入室弟子。
叶尚青老师在讲潘天寿这幅巨幀《光华旦旦》的创作过程时,则谈了画外的小故事。
他记得在1964年,正值国庆15周年之际,潘老一方面为国庆大典而作此大画,认真而热情的完成这一巨幀;另一方面西泠饭店即将对外开放,大厅里需要一幅大画,这是接待外国元首级的宾馆,规格高,要求高。
为此,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王黎夫等领导研究决定,邀请潘老在西泠饭店创作。
这幅大画有四张半一丈二宣纸(高度截去一米)拼接起来,这是潘老平生中画幅最大、画的山鹰也最多的一幅经典之作。在他下笔之前,起过草稿,后画正稿,先将旧报纸铺在地板上,再铺上宣纸,调好几盆不同的浓淡的墨汁,然后深思熟虑的下笔,他出笔爽朗利索、干脆有力,明快果断,速度稳健。到了后阶段,他总是认真深入的、细心谨慎的作调正收拾。最后为题款,对题和跋的书体、款式都很认真对待。
这幅巨画的题款是根据《尚书·大传》卷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而题之,潘先生经一个月左右的精心制作,终于圆满完成。
叶老还记得在1980年4月间,莫朴院长带领潘公凯、叶尚青、刘江、沈润棠等几位教师去北京中国美术馆安排潘天寿先生的书画大展时,这幅巨画第一次参展并与大家见面,引起了轰动。(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