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王黎夫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王黎夫
1911-11-19 ~ 2014-01-31
 
到访:68512  墓地祭奠:53   留言:68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桑梓情系楼外楼
晓阳  2017/6/12 8:13:00  浏览:311

桑梓情系楼外楼    
    1973年的秋天,浙江省外办主任王黎夫陪同周恩来、法国总统蓬皮杜游览西湖风景。 
    下午1点多,周恩来送别了蓬皮杜。在返回宾馆的路上对卫士高振普说:“去楼外楼菜馆看看,请你们在那里吃饭。”于是,两辆小轿车沿着锦带似的白堤,驶向“楼外楼”菜馆。 
    坐落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脚下的楼外楼,创建于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它的创始人叫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谋生的落第文人。他从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得到启发而取名为“楼外楼”。 据说,曾有“不上楼外楼,何算到杭州?”的传闻。   
    说话间,周恩来已进了菜馆,大家抢着和总理握手,请总理上楼。周恩来一边走一边说:“很久没来你们菜馆了。今天我带几个人一起来你们这里吃饭。他们都是从北京来的,没到过你们菜馆。”   
    “欢迎!欢迎!请总理和同志们先坐下,我们马上备饭。”服务员姜松龄说。   
    周恩来说:“有什么菜?”   
    姜松龄回答说:“有西湖醋鱼,干菜焖肉,霉千层等。叫花子鸡没有了,现在做来不及。”   
    周恩来说:“有西湖醋鱼就可以了,这是你们的名菜,另再配两个菜就行了。”
    当周恩来看见服务员金水珍在台面上布置着宴会用的餐具时,连连摇手嘱咐:“不要这样搞,饭菜做得简单一点,我们就这几个人,搞多了吃不了,浪费。”   
    就餐时,周恩来热情地招呼卫士们吃。当干菜焖肉上来时,周恩来说:“这是我们家乡菜,你们大家多吃一点。”
   “哈哈,霉千层也上来了,这是臭的,来来,大家尝尝。”周恩来笑着说。   
    当吃到西湖醋鱼时,菜馆负责人问总理怎么样?周恩来称赞说,这种做法好,味道鲜美,同时还关心地询问,西湖水源有没有污染?并一再强调说:“要保持西湖水的清洁,保住这西湖醋鱼的美味名声。”   
    席间,周恩来偶尔抬起头,看到餐厅外有一间陈旧的小屋,便问服务员金水珍:“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厨房。”金水珍回答说。 
    这时,浙江省外办主任王黎夫向周恩来汇报:“楼外楼的建筑太陈旧了,准备修建。”
    听说楼外楼要准备修建,周恩来赞同地说:“是要修一修。”指出“要照顾整个西湖的风景和孤山的环境,房子不要搞得太高太洋,要有民族特色,要中西结合,好好设计。” 
    新中国成立前,俞曲园、吴昌硕、孙中山、宋庆龄、鲁迅、竺可桢、马寅初、马一浮等名人都曾多次光临楼外楼。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陈毅、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名人丰子恺、潘天寿、吴湖帆、盖叫天、江寒汀、赵朴初、唐云等也多次临楼品尝名菜佳肴、题诗作画。   
    据史料记载,这是周恩来最后一次来到“楼外楼”。
    如今,杭州西湖不仅是我国人民的游憩之所,而且是五大洲国际友人向往的胜地。西湖这颗灿烂的东方明珠正在折射出绚丽的光彩。
    ——晓 阳 摘自《浙江日报》2008年3月4日第9版《沐雨栉风桑梓情》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