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淑香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刘淑香
1926-01-01 ~ 1976-01-01
 
到访:22141  墓地祭奠:93   留言:1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第三十九章 祸不单行
天法  2019/12/20 19:17:00  浏览:162

第三十九章  祸不单行

  福事常不双双至,灾祸却不单单行。在家庭遭受重大打击之时,自己在事业上,也碰到了不顺。
  在职务晋升问题上受到挫折和打击。这种意外的出现,让自己的精神情绪,遭受严重的刺激,以至于对从事政治工作的最初选择,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质疑。
    刚入伍那阵子,曾经有个很好的机会,让自己到福州部队学习无线电知识,完全可以走适合自己的技术业务工作之路。但是,由于文革年代重政治、轻技术的思潮泛滥,政治工作之路宽广而又明亮,业务技术工作的前途普遍不被看好,头脑简单和涉世不深的我,在心底里看轻了学习与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稀里糊涂走上了一条自己并不具有任何优势的政治工作之路。
  毛泽东在1941年写给留苏学习两个儿子的信中曾提到:“趁着年纪尚轻,多学习自然科学,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以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要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主席的这段教诲,深刻而富有哲理,是考虑问题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可先前自己并不知道这些,也未能进行认真思考,就草草地做出了决定。
  这种轻率的人生选择,在环境不太复杂的军营之中,并未暴露出太大的问题,也还能维持与将就。自从转业地方后,矛盾开始暴露,问题日渐凸现。无数事实都在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一个非常短视的行为,压根就不该吃政治这碗饭。
    这既非因为能力方面的问题,也不缘由于品德方面的缺陷。致命的短缺之处,突显在干事创业之外的功夫,存在着明显的软肋。集中表现在:
    看不惯别人的阿谀奉承行为,装不下这方面的是是非非,时常不知进退地在坚守着,自己认为是正确和光明磊落的东西。
    单位和社会上的一些人,出于个人升迁的目的,为了争夺心目中的某个职位,时常不顾及自己的人格和影响,不考虑周围群众的看法与议论,绞尽脑汁,耍够手腕,极尽吹牛拍马之能事,甚至不惜采用诬蔑诽谤等手段,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把同事当人梯,踩着踏着往上爬。
    尽管这些人,平时看起来温柔敦厚,在台上演讲时,也是涛涛不绝,激情万丈。但正象钱钟书老先生所说:“他们象猴子一样,在向上爬的时候,就露出了自己的红屁股。”
    自己是个怀旧型的人。在课堂上接受的,虽然都是社会主义新文化,但在大量业余时间里,却一直在自学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儒学知识。尤其是WG期间,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礼记》等“四书五经”的译本,从批判角度介入后,反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不释手,深究不停,先后研读了多遍。
  面对社会上“评法批儒”的狂潮,面对人们大讲儒学体系的反动,我却在心底里由衷地认为,“四书五经”的不少内容,堪称伦理道德的经典,完全可以与西方的《圣经》媲美。
  长时间内,自己一直把其当做东方的圣经仔细研读,其中所肯定和赞扬的美德,早已牢记在心。
    争可耻,让可敬,“辞让制胜”,是最为崇尚的处世哲学;待人宽,责己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为信奉的做人准则;隐自形,微自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直在追求的效果和境界……。
    所以,每当遇到上述人和事时,自己不仅非常看不惯,而且有种恶心的感觉,总会投以不屑的目光,甚至故意避而远之。不经意之间,树立起了上下两层对立面,以至于造成修寺建庙僧不悦,烧香磕头惹恼神的尴尬局面。
    有这么一次经历和遭遇,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自己与同事,共同执行一项任务,虽说是临时性的,也要半年多的时间。于是,领导开始就打招呼,说任务完成之后,每个人要做个政治鉴定。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对于鉴定之类的东西,历来比较重视。
    因为离开工作岗位后,单位难以及时掌握和了解自己,最终表现的好与坏,全凭那一张纸说了算。自己虽已年过半百,不想再去求得什么,但也不愿意在单独外出期间,随便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顾不得远途出差刚刚返回的疲劳,也不管刚刚搬家没两天,还有许多事情,亟待处理和安顿。接上级通知后,二话不说,拖着带病的身体,立即赶赴新的岗位,一干就是半年多。
    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具体负责宣传报导工作。 大量的文字材料,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组稿审稿,又要编纂发行。时常别人都在谈天说笑了,自己却有一大堆事腾不开手;别人都已吃饭或休息了,自己还在电脑旁边苦思冥想;别人都以检查工作的名义,外出游山玩水了,自己照例不得不留下来,继续完成本职工作,再外加接待客人等日常杂务……。
    几个月下来,经手编纂的文字材料,汇集成了厚厚的一本书。本来还好的双眼视力,因此急遽下降,100多度的眼镜,换成了300度。
    那位同事,却是另外一番景况。每天除了打几个电话,统计一些简单数字外,基本没有多少正经事,一天到晚东游游、西逛逛。要么找人闲聊唠嗑,要么跑到领导屋里坐坐,端个茶、递个水的,显得格外悠闲自在。
  不过也真有忙的时候,每当遇到领导自己有什么事,或者其家属碰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出力的时候,他便有了展示的舞台。
  想方设法,不遗余力,或是掂腿跑路,或是兜里掏钱,时常是在所不辞,毫不犹豫。
    在这些方面,他不仅眼里有水,细致敏锐,而且动作麻利,及时到位,显得异常得心应手,也真让自己打心底里佩服,并深叹不如。
    可让人不好接受的是,他还擅长在领导面前拨弄是非,时常在肉麻吹捧领导的同时,无中生有地编造出一些离奇故事,使领导对自己产生怨恨,而且自己往往蒙在鼓中。
    虽然从领导的眼神和话语中,从对一些事情的安排和处理中,也会有所觉察,但无论自己如何试图改变和努力,其结果都一样,好事总是人家的,坏事总是自己的。
    此项工作结束时,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准时进行了总结评奖。不出所料,那位同事被提名为全队的受奖人,而自己却连个说法都没有。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队员,都在私下里议论,均表示无法理解。自己也感觉憋气,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我不会巴结什么人,但也不惧怕任何人。只要认定对方是加害性为,一准会满腔怒火,毫不客气,立马来个枪对枪,刀对刀。尤其是对于上级或重权人物,更加会有一股浩然之气,哪怕是天王老子,也不放在眼里。
    这是天生的一种个性,也是自己的一大缺陷,为此,惹脑过不少人,得罪了许多人。
    这一次,又没能够控制住,再次依循本能的冲动,放开胆子与领导来了个面对面。
    经过红脸粗脖,据理力争,领导最终不得不承认,工作中存在着失误与不周。并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有决定做出修正,把自己的名子,重新给予补报,还事情以本来面目。
    其实,这个奖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它不属于省部级奖励,不涉及增加工资待遇的问题,对于已经没有升迁想法的我来说,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问题是这个反常的结果,让人实在太困惑,感觉太不公,有种强烈地受辱感。
    恰如所说,强扭的瓜不甜,争来的奖不爽。大红证书虽然捧在了手上,心里却始终觉得不舒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回顾一次次的冲动与挫折,联系重复出现过的类似错误,终于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和检查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逐渐有所感悟。
    目能望千里之外,却不能自见其眉。多年来,自己一味地琢磨和挑剔别人,却不知检查和反省自身,以至于在思想深处,形成了诸多偏颇的观念,如:凡是喜欢和领导接近的人,肯定是居心叵测;所有爱说好听话的人,都是在阿谀奉承;一切对别人的当面赞美,全是心怀鬼胎……。
    还自我欣赏的以为:压制自己的真实情感,唯唯诺诺地献媚他人,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而且有背于一个志气男人的血性和气节。
    长期以来,从不考虑怎样去亲近领导和同事,如何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充分展现在上级和同级面前。时常不顾及他人怎么想,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考虑实际情况能不能行得通,只顾先这样说了做了再讲,呆傻自负,我行我素。结果到头来,工作没少干,汗水不少流,上下不满意,出力不落好。
  当年转业时,曾经基于自身性格的考虑,有过不再从事政治工作的想法,希望力所能及地去做经济业务工作。
  当时一心想的,是到经贸部门工作,一些拿不出手的礼品,也打点给了与此相关的人员。礼出心里安,此后,一直在静候着佳音的降临。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种意外的神助与走运,再次把自己推上了政治工作之途。
  凭着长期在部队做干部工作的经历,加之冠有当时军转干部中极其稀罕的大专学历,在自己完全不知内幕的情况下,档案被省委组织部门提走。没费任何心血与周折,轻而易举进了巡抚衙门的院,稀里糊涂做了个管官的“官”。这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意外。
  正当自己暗自庆幸,果真有天上掉馅饼的情况时,一位知情的人悄悄告诉我,具体工作任务可能是负责编写省级组织史资料,这叫人一下子凉了半截。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知情人的消息,的确并非空穴来风。自从上班报到的第一天起,就与文字材料捆绑到了一起。每天都是埋头于历史问题的查证,忙于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与世隔绝,单调乏味。而且在当时看来,此项工作很可能是开始有日,结束无期,要长期做下去。
  四、五年后,经过工作调换,开始接触实质性干部工作,服务和管理的对象,全部都是厅局级干部,范围涉及省直机关、院校、企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
  这一干就又是十来个春秋,而且将自己送入了不惑之年。
  谁都知道,一个能进省委机关工作的人,尤其是作为组织部门的干部,在人生的仕途上占有许多天时地利,可以走得更加轻松和自如。
  曾几何时,也是胸怀天下,自以为前程无量,甚至想一步踩着伟大。撞上生活中的钢筋才慢慢知道,手中操持的家伙还不够硬挣,身上所揣的技艺和智慧也不咋的,自己不过是头磨道上蒙着眼睛的驴,哪知道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大。
    心理学家指出:“赞美别人是成为受欢迎人的必备手段和条件,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懂得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是一种难得的美德”。
    犹太人的一句名言,说得更加深刻和直接:“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
    想想也是,谁不喜欢顺耳之言,哪个不爱听赞美之词。
   撇开那些贪赃枉法、心术不正、玩弄权术的领导不说,搁置那些不关注民生,只关心女人的低级趣味权威不谈,就一般上级而言,他们并非圣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抛不开面子和尊严,他们也需要赞美与善意。
  可实际情况是,自己不擅长赞美人,更羞于赞美领导,总担心留下溜须拍马之嫌,总害怕别人议论和指戳什么。时常不看上级脸色,不弄清楚周围人在想什么,只管毫无目的地发表言论和意见,说出一些领导和同事都不太喜欢听的话。
  几经激动几经愁,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做,但最终却没能那么去做,也可能根本就做不到,这就是客观,这就是现实。
  不会讨好人的性格,不能容忍非礼的缺陷,加之不见得一定正确的言语和行为,决定了自己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注定了自己要与强势主体的对决。
  在经受了一个个歧视和伤害之后,在经历了一次次明争暗斗之后,终于发展成为与主管负责人剑拔弩张的口齿交锋,并不可避免地沦落为较量中的弱者。
  毫无恐惧的心理,犀利尖刻的话语,拍案而起的举动,让自己一时觉得很是解恨和痛快。但随即而来的不祥预测和思想压力,也开始让人焦躁不安,惶恐自责。
  最终,在许多人羡慕和垂青的环境中,自负与自便了十年之后,不得不主动提出请辞,收拾行囊,告别同事,来到一个鲜为人知、少有问津的经济管理部门。热桌子、凉板凳,也开始陪伴起自己……。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