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鹰网上纪念馆
王铁鹰
1966-10-27 ~ 2011-08-22
到访:15858
墓地祭奠:5
留言:36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王今歌
2017/4/4 13:35
点燃红烛陪伴你
签名:王今歌
2017/4/4 13:34
哥 饿了就吃点烤乳猪吧
签名:王今歌
2017/4/4 13:33
铁英哥 今天是清明节 为你献上一束鲜花 来寄托我们的哀思 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签名:王银燕
2017/4/4 11:30
什么时候想抽烟就抽吧
签名:王银燕
2017/4/4 11:29
今年只能在网上给你扫墓。
签名:王秉志
2017/4/4 09:08
“清明”就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割舍的文化符号。它不是涂在表面做给别人看的,而是溶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每年的清明节,这样的文化观念都会被再一次洗礼和铭记。我想,中国的现代化社会,应该是一个保有中华传统家庭亲情、和睦和谐的社会。这种重亲情、重情义的文化生命力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强韧。这是我们应当格外珍视的宝贵的文化基因。
签名:王秉志
2017/4/4 09:03
轻轻拭去墓碑上的轻尘,献上一束淡雅的小花,不必刻意供奉奢华的祭品,或许,仅仅是陪在逝去的亲人身边,默默祈福、追思往事、倾吐心声,留住珍藏在心的那份感恩,已经足够。无论是祭奠祖先,还是缅怀先贤,抑或追思亲人,感恩,永远是清明时节生者不变的深情;感恩,终究成为我们文化精神的重要基因。踏青:拥抱和谐自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签名:王秉志
2017/4/4 09:01
清明节即将来临,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承载着神州华夏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共祖同宗上百代的文明信息,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性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对家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留言总数:
30
分页:
3
/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
|
注册
×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