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刘宗义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刘宗义
1921-07-12 ~ 2015-02-01
 
到访:11044  墓地祭奠:30   留言:2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我心中的父亲母亲
liushiq***  2017/3/24 21:57:00  浏览:271

我心中的父亲母亲
                           刘士桥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历程后,迎来了父亲母亲诞辰86、87周年暨结婚俗称“白金婚”的70周年纪念日。可谓“同甘共苦七十载,相濡以沫七十春。”
父母的婚姻谈不上什么“爱情”,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1937年农历七月初七结为夫妻,从此相互牵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传奇历程。
父亲和母亲都出身于贫寒人家,十七、八岁就肩负起沉重的生活重担。艰苦的境遇锻炼了他们超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与坚强个性。父亲从小就不安于现状,不太听从父母的话,总想追求别样生活,具有极强的叛逆性格。他爱读书学习,却因家贫,13岁才进私塾馆上学。后在堂伯父推荐资助下,入县城现代小学读书。这两年多的启蒙教育,为其日后工作战抖打下了基本的文化基础。低矮瘦弱的母亲,虽说“斗大的字不识几升”,却是一位干农活家务活的行家里手,村里闻名的“炕上一把剪子,下地一把铲子,地里一把锄头”。
1939年长子出生不久,父亲抛妻舍子,参加抗日政府创办的“民运训练班”,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率民兵团支援解放天津战役,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为一名革命者与领导干部,历任区“青救会”主任、区长、中共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受到党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1949年,父亲奉命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深造。同年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结业后,先是被中共中央华北局派到河北省正定县、山西省大同市,检查指导整党工作,继而前往天津市在企事业部门工作,先后任天津市振华机织印染厂人事科长兼党支部书记、天津市工业试验所秘书兼党支部书记。
父亲参加革命后,很少顾及家里事。耕田种地、赡养父母、抚育儿女,全落在瘦弱的母亲身上。解放前夕,在父亲一再劝说动员下,母亲离开家乡,追随父亲由河北永清——北京——天津,最后在天津市安顿下家来,全家人团聚一起,父亲过上了一生最安稳最有成就感的“黄金十年”生活。
正当父亲全身心地投入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刻,一场大祸突然降临。1959年,38岁的父亲,因如实撰写一份历史证明材料,被诬为包庇历史反革命分子,开除党籍公职,劳动教养3年。此后,他相继在天津砖场、济南矿场、津郊农场钢厂、河北农村劳动近20年。期间,他身心备受摧残,双亲郁闷而亡,子女遭受牵连。母亲挺身而出,顶着巨大政治压力,不畏艰险,日夜操劳,含辛茹苦,仅靠50来元工资,养育6个子女长大成人,终于迎来了父亲彻底平反昭雪的好消息。
父亲蒙冤后,一方面用自己的劳动果实继续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党旗添光加彩,一方面实事求是,据理力争,分别向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法院、天津市领导部门提出申诉,同时教育儿女相信党,听党话,跟党走。1978年平反大会结束的第二天,他立即补交20年党费。父亲的所作所为,充分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与组织纪律性,成为我们学习效仿的楷模。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父亲离休后,连续在老年人大学“苦读十年”,学习书法、中外历史、文学、写作,外出参观访问,游览名胜古迹,出席党史座谈会,书写对联条幅,接受媒体采访,担任街道诗话社顾问,讲述战斗故事,写作革命回忆录,照顾体弱的老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尤其是他历时10余年,“古稀握笔”写出的数万字回忆录,不仅成为河北省固安、永清、无极县撰写党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他留给晚辈的传家宝,激励我们“继烈先”的号角。
勤劳、刚毅、俭朴的母亲,是我心中的偶像,儿女们的靠山,全家的顶梁柱。在驱虎豹、杀豺狼的战争年代,她掩护父亲开展地下斗争,支持父亲进行敌后游击战,代理父亲护家养育家人。父亲遭受冤屈迫害之后,她独立鳌头,迎难而上,面对劝其离婚改嫁、逼交住房、变卖儿子、经济拮据的重重压力,她岿然不动,不离不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毅力,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乐观精神,协助丈夫雪洗冤案,带领儿女共度难关,挽崩溃之家于不散,迎四世同堂家业兴。母亲的大恩大德,我将牢记在心,永志不忘。
历经坎坷磨难的父亲母亲,他们忠于信仰的立场,顽强不屈的性格,勤俭持家的作风,乐于助人的精神,永不服输的毅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把它发扬光大,世代薪火相传!

                            写于2007年9月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