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丁酉二月初一,是妈妈仙逝百天日子。在妈妈离开我们这三个多月里,儿时常呆坐,魂不守舍,总能想起您的点点滴滴和音容笑貌; 时而坐在电脑前,对着您的遗像,无法忘却过去那些幸福和苦涩,往事如银幕再现。相片上妈妈那满脸的皱纹中,刻满了您饱经风霜的往事,妈妈那消瘦的身躯和柔软的双手,是她过度操劳和中风多年留下后遗症的结果,妈妈那满头的银发,印染了她辛劳的一生……想妈我热泪喷涌,时而泪流满面。此刻,青山无语,九天寒彻,慈母仙逝,鹤鸣低回,音容宛在,母仪千古,悠悠思情,追思无限。今在妈妈仙逝百日即将来临之际,工作闲暇,又想起了您……双眼透过泪水呆滞地望着您的遗像,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可除了怀念,还能体会些什么?除了伤心流泪,还能倾诉些什么?可除了倾诉,也只有倾诉了。遂写下这篇祭文表达儿子无尽的思念,希望在天之灵的妈妈可以听见儿子哭泣的声音和理解儿子想念您的心情。
自古以来,只有父母为子女百分之百着想,做儿女的又有几个会百分之百的惦记父母呢?在近年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儿虽时常赶回您的身边,眼睁睁的看着您的病情一天不如一天,但我没有抛开世俗请长假与您相聚相守。特别是近一年来您身体每况愈下,仿佛灯油即将耗尽,生命的微光即将熄灭,深知与您诀别的时刻正悄悄地步步逼近,但仍未醒悟珍惜与您相聚的时光!还糊涂的认为能吃上过年的饺子!!也许您生气了,真的生气了,毅然决然的登上了通往天国的列车,远远地走了,突然地、卒不及防地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不留下任何一句话,留下的只是不孝儿女撕心裂肺的痛和抱憾终身的悔……让儿遗憾着在您走的前两天咋就撇开您回了自家的小窝;懊恼着在您走的前俩小时电话问您平安后而出去觥筹交错;想象悲悯着您临走时那求生无助的眼神……。亲爱的妈妈,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规律。所有的人都已竭尽了全力,也包括您自己和疾病的抗争。在和病魔的抗争中,妈妈,您太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您就静静地躺着,安详的休息吧!愿脱离病痛之躯的健康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尽享安祥生活,儿孙们跪泣为您送行,祈求您去天国的路上一路好走!您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爸的!这辈子做您的儿子我还没做够,祈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妈妈!
妈妈出身微寒,但为长女,您帮父助母、抚弟护妹,出嫁多少年后还为父母兄弟缝衣做鞋,可谓孝女慈姐;嫁给爸爸,孝顺公婆,和睦妯娌,体恤叔弟,任劳任怨;也因家族大、规矩多而饱受屈辱!育我兄弟姊妹皆因无奶水,只好边劳作边口嚼小米炖糊喂养,精心呵护将我们养活养大。年老后满口牙虽没掉,却皆因此而磨平磨没。在我们稍大后,您劳心费神,劳其筋骨,晚睡早起,历尽艰辛,为我们的生活温饱苦熬坚持着。家族分家后,您用娇弱的身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尤为在正常生活都实属不易的困难年代,却起早贪黑,茹苦含辛,巴心巴肝,口挪肚攒育儿知书识礼,体面立世。为供儿念书,您不分昼夜劳作;为多种不足一分的田地,硬是一锹一锹将足有几百方土的大坝撤平;为多攒一分钱保障儿念书,多少年您不舍得吃一颗鸡蛋、不为自己添置一件衣袜。。。。。谨此,四邻称善,有口皆碑,也让儿汗颜。纵观您老的一生,应该用善良、朴实而又伟大来评价。您性情温和,关心他人,干净整洁,勤劳苦做,生活有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您一生对上尊而有余,对下爱之有加;相夫勤勉同心,教子严慈相济;待人宽厚诚朴,为人正直清白;与妯娌无争,与乡邻无怨。也许多年积劳成疾,也许上天待君不公,您六十多岁即开始同病魔做斗争,十多年备受煎熬,儿女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如今,儿也只好以迷信聊慰自己,“天命有常,人皆归天有时吧!”。不过,儿也坚信:天意难测,今生的苦,应该正是来世的福;上天有信,不昧因果。儿在此跪求!
疾劳早夺慈母命 ,悲风难诉儿女情。在妈妈去世后的数月,没事时就徘徊在惆怅的境地,即使白天也会常常幻现妈妈生命最后的样子,频繁而且混乱。这让我常常混淆了生死的界线,总是固执地认为她老人家依然健在,可是无情的事实将我的梦幻击得粉碎,我再也见不到妈妈那慈祥的面容,听不到您那和蔼的声音,只能缅怀您的音容笑貌,回忆您的诚挚教诲,追述您的厚重功德,追念您的恩泽无量,追思您生命的坚强!作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您可以告慰今生了!妈妈,您放心走吧,儿女子孙们会慢慢从悲痛和忧郁中走出来的。
都说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有妈就有个完整的家,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现今没有了您,那生我养我的“老家”渐渐地渐渐地成为“故乡”了,儿的心就像一颗随处飘荡的小草,没有了扎根的地方。把您葬在老家,那是您生活了多年的地方,那里有爷爷奶奶、大娘叔叔为您作伴儿,有您以前喜欢的乡邻离您不远,还有您的儿女会在节日为您祭扫庭院,还有堂弟们就近为您燃烧纸钱,相信您也不会太寂寞。那个大大圆圆的土堆,已把您和儿隔为阴阳两世,这土堆成了您在老家曾经存在的象征。以后在纪念您的日子里,儿女和您的亲人都会来这里看望您。儿还在天堂网上给您建立了陵园纪念馆,这样可以让儿孙们经常来看望您,为您上香,给您献花,给您送祭品,诉说对您的想念。。。。
安息吧,妈妈!女儿们永远怀念您,您永远住在儿女们的心里!
儿子长明泣叩
二零一七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