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黑龙江分会理事,专业作家。
1928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44年,于哈尔滨第一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后,即在哈尔滨正阳南小学任教。
1946年9月,参加革命,在佳木斯东北大学学习,并参加土地改革。
1947年至1949年,在合江省鲁迅文艺工作团从事演员和编写工作,随团深入农村,配合形势写些鼓词、小演唱之类,如独幕歌剧《枪》(1950年,东北文联出版)、《添牲口》(1951年,东北文联出版)等。
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配合大军南下,创作短篇小说《爷爷的心愿》(1949年《东北文艺》)
1949年,工作团进城后,到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任创作组副组长,创作了表现工人生活的多慕话剧《红旗歌》,并获得哈尔滨文艺汇演一等奖。同年出席东北地区文代大会。
1950年,随东北三省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参加战斗生活一年。
1952年,调黑龙江省评剧团,负责编导兼创作,改编孙瑜的小说为评剧《葡萄与嫁妆》,由评剧团演出。
1954年,重回省文联创作部工作。
1956年,到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深人生活, 任中共伊春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与人合写了多幕话剧《干山万岭红花开》。
1959年至1960年,与胡苏共同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万木春》(中国电影出版社),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该影片描写以秦培德为首的林业干部和群众,在开发建设中国新林区过程中,同阶级敌人进行尖锐、复杂斗争的故事。
196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
先后到黑河地区、大兴安岭地区,深入生活并兼任黑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和新林林业局党委副书记等职。这时期,创作了几十篇小说,如《老犟哥》、《彩莲婶婶》、《巧木匠的心》、《九月的山谷》和《滦河边上》等,均发表在《黑龙江文艺》、《北方文学》等刊物上。
此外,作者还发表了几十篇散文和诗歌,如《雪原春行》、《踏查人走过的地方》及组诗《歌唱大青山》等。
1972年,由干校调回省文化局,发表《黄金的季节》、《伟大的足迹》等短篇小说与散文,创作了长篇小说《苍山如海》。
1979年10月,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