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
由达斯同学辗转传来黄国安老师网上纪念馆,恰逢清明时节,同学的文章,祭奠,感人至深。作为和你共事多年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
当年(1971年)我们带领整个年段200多人,外出拉练22天,途中遇上解放军部队也在拉练,部队要你给他们介绍我们的情况,你告诉我,本想写篇稿子去讲,但是一个晚上写不出来,干脆不写,隔天直接去讲。因同学们的好事例太多,把解放军战士都鼓动起来,纷纷把他们的零用钱掏出来,要给同学们增添伙食费,我们婉拒了。对比现在开学请解放军来给同学军训,我们当年这点似乎强多了!学工学农,我们一起带领整个年段,下工厂,进农村。三十来岁的你我,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摸爬滚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还是当年,同学外出集会,上街宣传多,作为老师的我们,担心外出队伍不整齐,一再训练交代,同学们对我们说,老师,别怕,我们出去绝不给三中丢脸。果真,一外出,队伍整齐,很有气势。想当年,真是师生一条心啊!
转眼间,你去世三十七年了,我们共事了十几年(1969-1981),你的音容笑貌仍是那般清晰,我们的合作很愉快,很融洽,功利和名利地位全不在工作考虑之列,这样的同事关系,是多么使人怀念啊!三中,我们共同工作了一辈子的学校 ,你在那里去世,我在那里退休。
可正如王建平同学所讲言,三中德高有余,望重不足。望重不足不是它不存在的理由。林达斯同学说,二流学校也有它存在的理由。是的,人的能力不都是尖端的,社会的行业也是多种多样的,能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本质。三中所以德高,正是由它的平民理念所决定的,尊重每一个人,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做社会的有用人才。但教育在改革,或曰改变,或曰折腾,三中挂上了五中的牌子了,可无论如何,那是你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学校。
有一位哲人说,死亡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若生者能摆脱不幸,死亡就不是不幸。(意思是这样,原话我忘了)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安生。黄国安老师,安息吧!我和在生的各位,尽量安排好我们的生活,就是对你最大的告慰!
你的老同事:林庆良
2018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