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沙洪同志的患病情况,本已有所了解,但当他逝世的噩耗传来,仍感到很突然,感到他走得太匆忙。
沙老思想文化修养高,作风朴实稳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大家深感悲痛。
沙老原名王敦和,1920年4月12日生于安徽萧县王大庄,2004年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沙洪同志于1936年10月参加革命后至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2月至1942年冬,随校迁至敌后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工作,期间,他还写过不少革命歌词,其中1940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创建19周年而作的《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王久鸣作曲),歌颂党的领导,激励人民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当时唱遍全国,至今仍在传唱。这首歌于1980年还被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向全军推荐的十二首歌曲之一。
1943年至1948年,沙洪同志先后在山东分局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总分社任编委、青岛前线记者团团长、大众日报副刊主编、徐州市军管会新闻出版部部长、新徐日报社社长等职。这期间,沙洪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我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引导人民支援前线,战胜敌人。
由沙老作词的歌,有几首是回忆上述在太行、沂蒙的战斗经历的。例如在《难忘的友谊》(久鸣曲)这首歌里,就忆起“那太行山的雄伟,那沂蒙山的秀丽。炮声歌声读书声,青山绿水黄土地”,“好一个新天地,把我们集合在一起。学习战斗,战斗学习”。在《沂蒙母亲》(久鸣曲)这首歌中,词作者把沂蒙山称作“我们的母亲”,并说就是这位母亲,“在那战争的年代,是你养育了我们,鼓舞着我们,越过险阻,战胜顽敌,艰苦奋斗,开拓前进!”沙洪同志被调到青岛市工作,是在1949年底,曾任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青岛日报社社长、总编。
沙洪同志于1954年2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先后任《宣传通讯》主编、卫生体育处副处长、处长(正局)。期间,他工作作风扎实,为贯彻党的文教卫生政策,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协调中西医关系,做好基层卫生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和开展群众爱国卫生运动等方面,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在“WG”中,他受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
在中宣部工作期间,沙洪同志坚持部领导同志提出的正确方针,认为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不应随意贴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标签,不能把西医称为资本主义医,中医称为封建主义医。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要靠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个“双百”方针,才是发展自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一些高等医学院校,曾出现过“拔白旗”的运动。这一运动显然不利于团结知识分子,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沙洪同志曾就这个问题亲赴湖南作调查,并写有调查报告,提出了纠正的建议。
“WG”一开始,沙老被关进了“牛棚”。在“牛棚”期间,曾同张子意同志一起劳动过。子意同志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年老身体较弱。沙洪同志对之多有关照,一再提醒他要注意保重身体,不要干重活,而沙洪同志自己却抢着重活干。此事发生在已被宣布为“阎王殿”的“牛棚”里,而被关照的对象又是中宣部的常务副部长,所以这在“牛棚”里发生的尊敬老同志的事,便被作为佳话在人们中间传颂着。
1969年,沙洪同志便被送到宁夏贺兰山下一家农场,从事体力劳动。
沙老任中医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是1973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又任卫生部党组成员、政策研究室主任。1978年调中央组织部,先后任宣教干部局局长、副秘书长、中央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和中央知识分子联系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这期间,他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两个凡是”,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和开创干部教育新局面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协助领导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受到胡耀邦等领导同志的赞赏和群众的好评。
沙洪同志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是在1986年3月至1988年7月,在此期间,他怀着对宋庆龄崇敬的心情,为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同志的未竟事业,贯彻宋庆龄基金会的宗旨而积极工作。
沙洪同志1988年8月离休后,仍然一直关心宋庆龄基金会事业的发展,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他创办的北京现代管理学院,曾荣获中国成人高教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创业奖”,他还受聘任《民主与法制》社社长、总编,并曾联络一批从事组织、宣传、新闻出版工作的同志,创办了《老人天地》杂志,任名誉社长、编委会主任。在他支持下,20年来《老人天地》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被誉为老年人的“知心朋友”,为老年事业作了突出贡献。
沙洪同志自参加革命以来,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党的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了像他在《朝阳和夕阳》的歌词里说的:“人生易老志不老,晚秋红叶更傲霜,有一分热就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我们将以学习沙老的精神来悼念沙老,做到像他那样:永远跟着党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沙洪同志,安息吧!
王静芝 张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