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县长潘明光纪念馆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潘明光
1909 ~ 1951
  余文玉
1909 ~ 1941
 
到访:80090  墓地祭奠:1   留言:22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缘起黎川,十年后我们在苏州相聚!
潘叶挺  2023/6/27 16:57:00  浏览:158

                        缘起黎川,十年后我们在苏州相聚! 
 
 
    今年,是我追寻和书写家史、与黎川再续前缘的十年。这十年间,我四到黎川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和缅怀自己的亲人、还原那一段逐渐远去的历史,认识的黎川朋友也越来越多!
 
    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个人,十年来他见证了我在追寻路上的艰辛和跋涉,他是暨黎川的黄健平先生外,给予我诸多帮助的重要朋友。在我的不少文章中,都有提及他的名字——吴琪。但因吴琪在苏州工作、生活,我们已经做了十年的资深网友,一直以来都是闻其声未见其人! 

    三年疫情在2022年底终于划上句号,进入2023年后,我一直筹划去一趟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众俗称的“二史馆”。五年的苦苦守候,换来我在二史馆奇迹般的收获,我找到爷爷两张70多年前的照片,成为值得我一生骄傲的事情。为此,我计划在2023年与二史馆来一场七年之约!
 
    2023年2月上旬,我就告知吴琪有计划到南京,希望能见上一面。吴琪告诉我,二史馆很值得一去,毕竟这里是民国时期档案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他期待着我的到来。我们相约,要么我去苏州、要么他来南京,距离都不远如黎川到南昌一般。 

    我当时的计划是选择一个星期四启程,当晚到南京、第二天去二史馆,周六可以与吴琪见面、周日返程广州。虽然行程紧凑、人会比较辛苦,但已经是比较理想的计划。相比2022年6月端午节到黎川参加挥羽大婚时,我两天时间从广州到黎川往返来说,已经轻松了。 

    当时吴琪的爸爸也在苏州,如成行我们也能一聚。结果2月转眼结束、3月又异常忙碌,时间瞬间就到了5月。5月中,我接到通知需要到苏州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区培训一周,时间拟定在6月中旬。真是无巧不成书,费尽心思考量的事情竟然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人高兴!

     进入6月,我一边落实二史馆查档的事情、一边与组织单位沟通,我必须比代表团提前一天出发才能实现计划。我想我们都有一种见面的迫切,6月10日星期六,吴琪就问我是否到了南京。我的行程要先到上海,因为约了两位20多年没见面的旧同事在虹桥机场附近小聚。于是6月11日一早,我就乘飞机先到了上海,故人重逢后搭乘高铁到南京。

    我选择在二史馆附近的钟山宾馆下榻,方便第二天一早去查档。与二史馆联系七年后,我终于可以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了。爷爷与奶奶都在民国实业部工作过,这里是唯一可以找到他们夫妻俩档案的地方。抗日战争爆发前,爷爷回到了江西赣州;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后,爷爷到了黎川任职并在鼎革后长眠于此。

     除了到二史馆查档,我也专程来感谢帮我找到爷爷的照片的工作人员,她就像黄健平老师和吴琪一样,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是我追寻家史路上的贵人之一。我心怀感恩,但也得到二史馆工作人员的尊重,这一份坚持与执着也打动着她、让她感受到工作的价值!
查档结束后,我在自己送给二史馆的锦旗前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当然也期待今后还有更多的收获!

      离开二史馆,我马上打的士到南京中山路上的民国实业部旧址,那里曾经是爷爷奶奶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只是可惜已经没什么痕迹了。我只好感慨,自己走过爷爷奶奶当年走过的路,时空交错的那一霎那就是与亲人的重逢。

     吴琪一路关心着我的行程并保持着联系,6月12号下午四点,我坐上从南京开往苏州的高铁,顺利抵达苏州北站。苏州北站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有20多公里,遇到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耽误了一点时间。

     我到人民大学校内酒店办完入住手续后,发现校园没有共享单车,不方便找吴琪见面,只好请吴琪开车过来接我。我走到人大校门口,吴琪远远的跟我挥手。十年了,我们终于在苏州相见!!!

     没有违和感,本来我们就相识了十年,只差见上一面。这位优秀的黎川子弟,给人谦和及温润的印象,有一股黎川人的真诚与善良。这一点特性,与黄健平老师相似。

     吴琪说,他要携家人宴请我这位十年的老朋友。我见到了吴琪幸福的一家三口,加上在苏州的吴妈妈,我为吴琪这位法学才子的生活感到由衷的高兴!吴琪的爱人袁静老师,名如其人,有着苏州女孩温婉文静、知书达理和特有的气质。她与吴琪相识于大学校园,因为共同的爱好与追求,他们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吴琪特意邀请了他一位关系很好的郭师兄到场,郭师兄是颇有阅历和资历之人,使得当晚的相聚气氛热烈、浓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夜色感觉如此美好,美味佳肴加上老友相聚,我觉得如同到了黎川一般。以往每次到黎川,我心里都会期望见到一些老朋友,黄健平老师自不用说,还有武一平老师、何伟祥先生、黄少清老师、丁艳女士、潘重先生等等。而每到一次黎川又有新认识的朋友、故人,这成了我的甜蜜负担;对来不及相见的朋友,我只好说声抱歉!!!

      我心里一直感谢吴琪帮我找到爷爷奶奶刊登在上海《申报》上的订婚启事,这一珍贵的信息让我厘清了爷爷奶奶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这一则订婚启事显示,爷爷奶奶于1930年步入婚姻的殿堂,1931年伯父在南京出生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

     我一直认为,吴琪帮手找到爷爷奶奶的订婚信息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那么一行细小的信息如果不是很有心,你都不可能发现,它所占的版面比豆腐块还小。

     吴琪还帮我找到一份爷爷的嘉奖令,时间应该是1948年。这些档案信息,我在其他地方都没有找到和看到过,这说明吴琪对历史档案的查找很有心得,更难得的是他将我的事情放在心上。

     同样在风雅黎川的博客时代,因为吴琪及时反馈读者的留言,我联系上了《黎川行》、《黎川见闻》的作者潘其勋的后人。这两份遗留下来的手稿,记载了民国时期一位外乡人眼中的黎川,颇有文史价值。

     十年间,吴琪变得愈加成熟,有自己稳定的工作和事业、和睦美满的家庭。作为黎川人,吴琪与黄健平先生为家乡的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通过风雅黎川的公众号挖掘、记录着黎川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讲述着黎川和黎川人的故事,为海内外的黎川游子开启一扇思乡的窗口。

     我经历了从寻乌到黎川,也经历过从广州到黎川。这一次在黎川之外的苏州,我与吴琪从十年的线上到线下相聚,可谓是一个千里之外的黎川故事,故事的旋律还是黎川、缘起黎川的缘分!
     谨此以作苏州相见之纪念!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