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来生,愿您再无忧伤孤寂! ———纪念奕(亦)钧叔父
潘叶挺 2023/2/3 14:19:00 浏览:165
若有来生,愿您再无忧伤孤寂!
------纪念奕(亦)钧叔父
历史的车轮滚动到2023年,好不容易盼到疫情管控放开,就在我静待花开期待去探望叔父的时候,却不料三年的苦盼,盼来的是永别!
这该死的疫情,隔断了无数的亲情,也注定会留下无数的遗憾。新年伊始,我曾经美美的许下心愿,要去拜祭过世的亲人、探望三年没见的叔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2023年1月27日,农历新年正月初六下午三点半,叔父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在所有亲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离开人世。叔父留给亲人的最后片段,就是在推进医院ICU时,我的二表姐现场拍的一段视频。视频里,表姐大声的呼喊“舅舅、舅舅”,他虚弱的回应“啊、啊”。
生活给我开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残酷玩笑,心痛得无法言语。把悲伤压在心底,在大年初七上班后处理完手上工作的中午,我迎着潮水般的返城车流,匆匆赶往寻乌殡仪馆向叔父告别。一路不停歇,赶到时送别叔父的亲人和村中兄弟正在大门口等着我。
叔父安详的躺在殡仪馆,他的音容笑貌已经凝固。二表姐说,叔父走的时候就像睡着了一样,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
乡下傍晚的冷,让人感到一股寒意由脚底往上渗透。不知道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叔父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丝微笑,是不是在作别他再也不想来的这个世界?
《1》
叔父于1944年10月,出生于赣州。历史书告诉我们,这一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转攻阶段。在这一年10月21日,蒋介石发起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发出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0个月后的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老百姓还来不及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国、共两党三年内战开始了。1949年政权更迭、尘埃落定,在上世纪大时代的裹挟下,无数人的命运亦随之改变。
我的家族,也在历史的脚步中蹒跚而行。1950年,伯父以优异的成绩从赣州中学(今赣州一中)考取南昌大学;他当时的目标是考上海交通大学的,家中变故让他改变了选择。这一年,父亲刚懂事,他说农村开始了土改运动。这一年,叔父还是一名儿童,即将迎来生活暴风骤雨的儿童。
爷爷曾经说过,他的儿子都要读大学、女儿要读上高中。这个要求,放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今天,都不会觉得算件事。但在70多年前、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就是一个不低的要求。再往近的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生都很吃香,你也能理解了。
爷爷有这个想法一点都不意外,他自己就在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并东渡日本留学。只是爷爷的愿望,只有伯父实现了。鼎革后因为家庭身份原因,我的父亲只读完高小,就卷起被褥离开校门。叔父也一样,勉强读了几年书就被终止了求学生涯。
小时候,我听父亲讲过,他和叔父的读书成绩还不错,但没有学习的机会。那个年代,像父亲和叔父这般命运遭遇的,有一个群体;这种遭遇,与天赋和努力无关。
《2》
我出生时,叔父已经年届30。自我懂事起,就知道叔父和我的继祖母(小奶奶)在一起生活,叔父单身一直没有成家。那年头,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找对象都难,我也是在父亲36岁时出生的。
但叔父没有成家,并不仅仅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父亲后来跟我讲过,在建国后20多年的政治运动里,叔父经历过太多的惊吓,从小就看着一群群的人冲进家里翻箱倒柜的抄家、小奶奶一次次被人拖出去挨批挨斗,他只能恐惧的蜷缩在角落里。
恐惧的阴影在心头挥之不去,叔父变得不爱说话、不愿与人接触和与人交流,常常一个人呆在房间或者厨房。岁月蹉跎,叔父的青春年华就此流逝,枉费了一生也注定了后半生的孤寂。
没有人知道叔父内心的真实世界和才华,包括跟他很亲近的我在内。在叔父背负家庭身份饱受艰辛的年代,他得干完两个人的活。我的小奶奶原本是赣州当地的一名美女,嫁给爷爷之前就没干过粗重农活,沦落到穷山村里得生存,像早年挣工分这样的苦事就落在了叔父肩上。所以,在“集体化”年代,叔父得把小奶奶的那份活也干了。
懒惰是人的天性,没有人天生喜欢干苦活、累活,都是命运安排和生活所迫。在我少年时代,听到村里人称叔父为“小型拖拉机”的时候,其实是蛮心疼的。后来我还听知情人讲,早年还有人还故意刁难,将没有工分的累活也安排给叔父,比如将沉重的放影机背到各个村里。要知道,那时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走的都是崎岖的山路。
叔父当年咬牙挺过多少艰难、默默吞下过多少心酸泪水?如今已经没有人知道!
《3》
我的童年因为有叔父在,也多了一份幸福感。随着年岁增加,小奶奶对叔父的婚姻大事死了心,她无奈的接受了不甘的现实,并和叔父一起把对下一辈的关爱给了我。
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经常骑在叔父的肩膀,也被他高高的举起。叔父翻过村里的大山去广东相邻的小镇赶集,总会给我买一点好吃好玩的东西。村里人说,他的眼里只有我;他对家里其他小孩“最大方”的一次,就是给我妹妹买过一块糖。
我父亲对小奶奶很是敬重,他说那么无情的政治运动亏小奶奶承受了,换作他人或许早已扛不住自我了断了。因此,父亲与叔父虽然分成了两个家,但依然是一个大家庭。
当然,这个大家庭一直得到远在异乡的伯父、伯母关爱。伯父一直鼓励小奶奶,他说如果小奶奶扛不住,这个家就要散了,他的弟弟妹妹们那就凄惨了。伯父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华中工学院做老师,1961年左右调到湖南大学任教;1979年伯父赴港合家团聚并在香港发展,从没停止过对小奶奶和叔父的关心。
这种家族之间亲人的关爱,从小就印在我的心里,也伴我度过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人生中要有爱与责任。
7岁那年,我先于家人到了外婆家在广东上学,大概是3年后父亲将家迁到这个小镇。虽然离开了村子,但每年的暑假和农历春节,我都回去陪陪小奶奶和叔父。于是村里人都发现,每到临近暑假或者过年的时候,叔父就早早守候在家里,等着带我回去。
换作平时,叔父到镇上来赴圩,他只为放学后看我一眼,连饭都不吃就心满意足、翻山越岭回去了。那些年,我回到村里零零散散的听到关于爷爷的情况,恍如种下一颗种子,在30年后生根发芽,让我开始追寻爷爷的历史。
父亲知道我成为小奶奶和叔父的一种精神寄托,所以一直支持我多陪陪他们。小时候回到村里,我干不了重活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只是去打打下手。更多的时候,是给我时间拿着扫把在村里去捉蝴蝶、扑蜻蜓、抓天牛。跟着小奶奶和叔父到农田里,叔父会带着我去捉泥鳅和黄鳝,还有田里的那种七彩斗鱼。
小奶奶的厨房两边的门打开后可以直通,左邻右舍有事没有就路过去串门,遇到吃饭时还凑过来看煮了什么菜。叔父喜欢喝茶,常常泡好茶接待串门的人,顺便聊聊家常。我在村里的时候,也成为小奶奶和叔叔的调和剂,他们有的时候因为生活琐事吵开了,总会顾及我在而和解。
《4》
这样的日子差不多维持到我初中毕业,考上高中要去县城读书,离开家了。生活的变故,也随之发生。在我读高一的那一年,小奶奶因病去世了。
相依为命大半辈子的亲人突然离去,叔父的天都塌了。那一年春节,父亲接叔父到我家过年,叔父整个新年都沉浸在悲痛中,沉默呆滞悄悄流泪不说话。
照顾叔父的余生,成了所有亲人关心的事。这一接力棒,首先从父亲开始。父亲做得很好,他在叔父心中有地位和份量,安排得妥当。为那些年,为安顿好叔父,父亲可谓费尽心思。父亲一直想将叔父留在身边照顾,但也不反对叔父时不时回去一下村里。
那时,叔父还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他就是回了村子我们也还放心,毕竟父亲有各种渠道及时了解情况、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
日子在平淡中过去,我也像风筝一样离家越来越远,生活有了故乡和他乡。踏出校门走向社会谋生、成家,我经历着人生的各个阶段与考验。
2005年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一生坎坷劳累的父亲离世;当时只有我知道,父亲以顽强的毅力多陪伴了家人一程。父亲的去世,再次打击了叔父。当我赶到家的时候,看见叔父跪在父亲遗体旁暗自垂泪,非常凄凉让人可怜。
照顾叔父的这一接力棒,自然而然的从父亲手上传给了我。
《5》
当照顾叔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后,我终于感受到了当中的不容易。一个在城市里打拼的人,隔着万水千山去处理远在乡下的琐碎事情,一不小心就弄得一地鸡毛。还好有众多亲人对他的关心,即便如此,我也恨不得把自己复制一个放在乡下。
从此,返乡看望叔父成了我的铁定行程;每次短暂的相聚,我都会另外给他买点吃的用的、给一些现金。那些年,担心他吃不好、穿不暖、身上的钱被人骗,就像多了一个顽皮的孩子。
但随着叔父的年岁增加,他的性格开始变得顽固、封闭和难于沟通,只有我还能费力的说服他。他也成了村和乡里的关注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我和村里沟通后出钱给他重建了房子。
2012年的时候,叔父的生活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脚板上的伤口感染,被他用刀刮出碗口大的伤疤,进而波及身上和头上;乡下亲人花了好多心血送他到福建治疗,伤愈不久又被按奈不住的他搞到复发。日常吃喝拉撒全在屋子里,屋里烟雾弥漫、地面污水横流进不去人。看到如此情景,所有亲人都心痛不已。
这一年的春节我提前返乡,为叔父办理社保和低保账户的激活。为此,我要跑到江西寻乌下面乡里的银行去办理手续。因为不熟,我第一次无功而返,回到村里补充好材料后又赶到乡里,抢在放假前把事情办好。
因为看到叔父糟糕的生活状态心情沉重,再加上不停歇的奔波、人过度的疲惫,我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次劫难。2012年大年初二傍晚,我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被送到镇上的医院抢救。医生说再晚十分钟,神仙也救不了。
这次大难不死、有幸从鬼门关逃出生天,让我认真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此后,在坦然面对叔父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同时,我也踏上了追寻爷爷历史的征程,我的人生有了更多丰富和精彩的故事!
《6》
2014年9月,伯父于香港去世。伯母将伯父遗留下的一笔钱作为叔父生活费,安排亲人每月支付给他。伯母的关爱和心意,我们亲人都很重视。但怎么落实,也让我费尽了心思。早些年好在乡下的姐姐和姐夫帮手,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但如今他们面临生计忙不开了,最后这个重任只好落到了我的小姑妈身上。
于是,村里出现了一幕:一位70多岁的老人每月搭乘摩托车翻山越岭,去看望另外一位70多岁的老人。我曾经说过,如果爷爷在天之灵看到这种情形,一定会心酸不已。
那几年,我与小姑妈保持紧密联系,姑侄两人在电话里聊着聊着就免不了叹息。小姑妈告诉我,她每次给叔父送米送菜、搞卫生,看着他吃得狼吞虎咽的样子,又气又忍不住掉泪。小姑妈说这辈子没有福气服侍爷爷,结果没想到把叔父当爷爷一样孝敬了。
时间来到2018年,操劳了大半生的小姑妈身体上逐渐吃不消,如此下去肯定不是办法。我也开始为叔叔作妥善、长久的考虑。在跟村、乡两级干部多次沟通后,我和亲人们都认为最合适的方案是安置去老人院。
费了诸多周折,终于办好手续将叔父送到乡里的敬老院。这个时候,照看叔父的接力棒到了县城的二表姐。在照顾叔父这件事上,亲情的传递一直都在。
2019年10月,我经寻乌三到江西黎川。出发前,我邀请二表姐和姐姐专程去乡里敬老院看望叔父。此次探望后,在敬老院负责人和二表姐的配合下,我将叔父送进了县城的颐康养老中心。如此一来,叔父的生活环境更好且方便亲人经常来探看,我也更加放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成为进入21世纪后一场深刻影响世界的大事。没有人预料到疫情会延续并管控三年,且三年后还有一场考验。敬老院作为疫情期间的重点防控场所,三年来紧闭探访的大门,也拉长了亲人们的牵挂。
但我一直在庆幸疫情爆发之前,将叔父送进了养老院,让他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也安慰过自己,养老院放开探望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时间在意外面前根本无能为力!我还来不及与叔父见上一面,就已经阴阳相隔。
《7》
在叔父80年的人生历程中,孤独沉默占据着很重的份量,他紧紧的捂住内心世界不让人知晓。这是被时代尘埃降临头上的那几代人,共有的特征。比如,我曾经以为叔父可怜的受教育程度,只是认识一些字而已。后来我的一位表弟跟我提起,他说有一次和叔父从郊外回家时,叔父跟他读了一首诗,且解析了其中的意义。
正在读高三的表弟很是诧异,到家后翻查课本和诗集也没有发现叔父吟读的哪首诗。这只是叔父无意中的一次表露,谁也不知道他的腹中还有多少诗书。因为终生未娶,很多人以为是女人看不上叔父。但我曾经听母亲说过,叔父对村子里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都有形象、准确的点评。所以,我曾怀疑叔父不结婚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心中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宁缺毋滥也错过了一生。
就像我自己一样,小时候看着奶奶端庄秀丽的遗照,无形中认为那就是美女的样子。叔父跟小奶奶生活了半辈子,小奶奶年轻时也美得惊艳。
至于叔父长得如何?我记得有一年去村里看望叔父,同行有一位阅历丰富之人第一次见叔父;转身跟我讲,你叔父不是一个平凡之人。小奶奶曾跟我讲过,叔父越长越像爷爷。
2020年,我有幸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找到爷爷照片并作复原后,发现确实如此。叔父不爱拍照,我找了一遍才记得当年伯母来到梅州时,叔父跟伯母拍过一张合影。
回到广州后的第二天,我发了一个讣告将叔父去世的消息发到村里的微信群。当晚深夜,在南昌工作的叶锋哥给我发来短信,对叔父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提到叔父是他“童年的记忆、乡愁的代表”。这一下子触动到了我,让我想起小时候的那些时光。叶锋哥是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他对村里的人和事比我更加熟悉和了解。我期待某天有机会静静的坐下来,听他讲述记忆中叔父的往事。
叔父去世后,爷爷与他的3个儿子终于在天国团聚。其中,我父亲的一生最为凄苦、去世最早,留下的遗憾也最多。而伯父的一生,有很多秘密无法解开,他都深藏在心底。我有一位北京传媒大学的教授朋友一直鼓励我,整理一下伯父的人生故事;她说伯父作为大时代下特殊家庭的长子,他所见所闻和所经历的事情非常有历史意义。只是我对伯父的人生了解有限,跟伯父的接触机会还没有叔父多,更加不了解伯父的内心世界,甚为遗憾!
18年间,伯父、父亲、叔父三兄弟相继离世,不知不觉间我亦到了半百人生、步入中年。我也愈发体会到,人生不单止是一场逆行的苦旅,也是一个责任与义务传承的过程。作为世间过客的我们不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么简单,一定会有爱的受与施。如果没有,那注定会有更多的痛苦和不幸!
最后,我想告慰天堂的叔父,若有来世,愿您做回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您的离开,我会将陪伴的点滴转化成思念,铭记心底。愿您在天堂再没有痛苦和伤害,回到爷爷奶奶身边,愿亲人们的温情围绕着您,您再也不用忧伤孤寂!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