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陈学兰、叶长生教授纪念馆
  查看图片
陈学兰
1932 ~ 2015
  叶长生
1936 ~ 2023
 
到访:70007  祭奠留言:298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魂兮归来
叶长生  2015/9/26 9:48:00  浏览:692

魂兮归来
——追忆学兰往事点滴
    今天是9月15日,你离开我们整半年了。这半年,谁陪伴你呢?我们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政治上风雨同舟,生活上甘苦与共,我们都挺过来了。正当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你却“转身西去”,走得那么突然,以至于我们毫无思想准备。你走了,一时间,我的精神支柱坍塌了,思想常常迷离恍惚,体味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滋味。
    值得欣慰的是,半年来,有孩子们及孙女陪侍在侧,并带我到多个景点游览,分散我对往日的沉思,思想上得到了一定的解脱,心中感到莫大的慰藉。
     你走后,许多同事,朋友,还有众多的学生无比悲痛,有的发来唁电,有的写来挽联、悼词、诗文表示悼念,学生还为你建立了网上纪念馆,有数以千计的师生在网上浏览,一百多人在网上留言。你要是有在天之灵,看到如此情景,也会感到欣慰的。
    你身后有如此巨大的反响和荣誉,我想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教学好。
    你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震撼了学生。你教过中学,也教过大学。已经几十年了,历届学生对你始终盛赞不已。每次你回到曾经任教过的地方,学生们必然要盛情款待,并陪同你到风景区游览。
    宁夏大学的陈玉蕊教授,曾经也是你的学生。她说:“我走上文学之路就是受了陈老师的影响。”她听了你一年的当代文学课,她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听课的感受,说“陈老师博学多才,每一节课都讲得十分精彩。她的语言鲜活简洁、举例生动形象。她表述时,喜怒哀乐,时时感染着学生。讲到动情之处,她凄然泪下,学生为之动情,讲到高兴之时,她喜形于色,学生为之叫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教案材料的剪接组合,真是天衣无缝,多几句可谓啰嗦,少几句不够深刻。她的课,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声情并茂,她常从作品和自己的体验中,给学生讲哲理,讲人生。学生无不感动。我听她的课,每一节都有详细的笔记,虽然她讲的是当代,我讲的是现代,内容不同,但我从她的讲授中,逐渐学会了如何衔接,如何分类,如何比较,如何表述,如何突出这一流派与那一流派,这位作家与那位作家,这部作品与那流作品的不同与创新。一句话,我听了她的课,我初步能将现当代文学融通,并且学会了大学课的授课方法。”宁夏大学的魏兰教授也说:“我是受陈老师影响走上当代文学教学岗位的。”她也坚持听你的课。可以想见你的当代文学课在宁夏范围内的影响。
     1978年,你调入宁大。当时你正得坐骨神经痛,还躺在床上,一边治病一边备课。之前宁大没有开设过当代文学课,你接受了这个任务,即没有专业老师指教,也没有这门课的经验介绍。你独自上阵,全力以赴,苦心钻研,搜集资料,深入分析,终于开出了当代文学课,而且一炮打红,博得广大学生的欢迎。你硬是凭着一股干劲,开创了当代文学课的一片新天地。你的学生郑伟写到:“是您启迪我们重新审视了那个我们虽曾经历但却懵懂不就其是的苦难岁月;是您指引我们满怀激情地去迎接一个属于我们也属于您的崭新的时代。而这一切绝不仅仅是一次次文学课,一个曾经受炼狱的灵魂与弟子们的精神传承与交付,直至我们也到了和您给我们上课时的年纪,这种人格的力量还在激励着我们。”你对学生的影响正如你的学生王紫东在纪念你的文章中说到:“在众多祭文悼词中,您的学生从七七级到九零级,都真挚表达了对您的敬重和热爱,难忘成长路上受您才气的熏陶与人格魅力的感染,受您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您是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老师。” 我知道,这样的感受不只是你大学的学生才有。暑假见到很多你在中学教书时期的学生,大家都对你的教学印象深刻,提起陈老师,个个赞声啧啧,伸出大拇指,称赞你课讲得好。吴忠学生李光福说“陈老师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包括我的下一代”。
    第二个原因:待人诚。
    不管是同事、同学、亲戚、朋友,你都能真诚相待,以心相交。大凡有缘和你相识的人,都能感受到你待人的和蔼、彬彬有礼和真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你从成都温江专署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你是调干生,每月领18元的调干生助学金。当时你中学的同学廖慕侨,希望你每个月能寄2元钱给她,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而你每个月按时给她寄去5元钱。你的真诚,你的雪中送炭让你们的友谊得以升华,你们成为一辈子的挚友。
    宁大中文系很多青年老师都跟你关系很好,结成忘年之交。大家就是觉得你亲切随和,没有老教师的架子,能倾心交谈。且在关键时候你挺身而出为年轻人说话。现在已经是文学院院长的郎伟教授在唁电中写到:“惊悉陈学兰老师因病辞世,不胜悲痛。陈学兰老师一生深情爱国,书生本色,于三尺讲台倾情奉献,不计回报。虽经磨难,然九死不悔,一心向善向美,是学生爱戴的教授,亦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她的离世,于我而言,是失去了一位正直而友善的忘年交,故闻听噩耗,甚是伤心。唯愿君与亲人们节哀顺便,以安逝者。”
     你在中学当老师的时候,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你不知道接济过多少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吴忠的回族学生丁长义,在写给你的悼词中说:“陈老师是我五十年前的母亲。”可见在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家多年来一直请小时工打扫卫生。你对小时工、保姆一类在旧社会称作“下人”的人,特别有同情心。对她们总是很客气,说话轻言细语,平等相待,特别宽容。逢年过节总要买些吃的东西送给她们,以表示对他们付出劳动的酬谢和尊重。当然她们也特别喜欢你,有一个阿姨已经离开很久了,还找机会回来看你。你们相见的时候,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大家都很高兴。
     由于你一贯以诚待人,各个时期都有大批学生、同事、朋友和你关系密切,感情深厚。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退休后长住北京,经常有同学、朋友利用到北京出差办事的时候,抽空来家里探望。前任银川市市长王儒贵,是你早期的学生。他做市长的时候每次去北京出差行程都安排的很紧,可他每次都要挤出时间来家里看望你,开两会期间也不例外。以至女儿很感叹地说:“都这么高职位了,还不忘几十年前的中学老师。看来真是好领导。当然老师也一定是好老师。”我们在家里接待过很多到北京出差的学生。看着你当年的学生一个个走上领导岗位,事业有成。你真的为他们高兴,也感到很欣慰。可是你不止关注这些有机会到北京来看你的同学,你一样在关心和牵挂那些生活在基层的同学。每次我们回银川,都会去吴忠见很多同学,大家一起吃饭来、聊天拉家常。同学们也会来银川看我们。那些过去的学生在你心里就像是你的孩子们。他们对你周到,细致热情,常常让我很感动。
      2012年的暑假,儿子也回银川休假了。他想我们在宁夏呆了一辈子,却只是在工作,工作地点以外的地方几乎都没有去过。他想租个车带我们去看看宁夏其他的地方。征求你的意见,你选择了去你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到农村去看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出来上学或工作,一直在家务农的老学生。过去你在中学当班主任的时候,是每家都去家访过得,你记得你班上每个同学的家。几十年了,农村也变样了。但我们还是按照你记忆中的位置,再加上一路打听,找到了唐忠良和蔡学军。几十年了,当年的中学生都已经是爷爷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你会去看他们,真的是喜出望外。你就是这样,无论在领导岗位的还是在家务农的,都是你的学生,你都牵挂,你都鼓励。
     这些是我对往事的回忆,是我知道的你行为工作生活的点滴,谨记于此,以作纪念。
     学兰啊,你走了!你一生中没有担任过一官半职,只是一个平民教师。你却赢得大家的尊重、爱戴,我以你为我的骄傲。作为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妻子,你对我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你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教学精益求精,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对人谦和,为人低调。总之,你的言行风范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安息吧,学兰,我的爱妻!
                                          
                                            叶长生 于北京家中
                                            2015年9月15日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