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陈学兰、叶长生教授纪念馆
  查看图片
陈学兰
1932 ~ 2015
  叶长生
1936 ~ 2023
 
到访:73442  祭奠留言:302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思念——妈妈离开十周年的日子
叶蓉  2025/3/15 15:28:00  浏览:49

                   思念----妈妈离开十周年的日子
    时间来到了2025年的3月15日,亲爱的妈妈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似乎感觉很长,有点恍惚;又感觉很短,总是时常想起您,好多次在梦里见到真真切切,画面是那么的清晰。特别是最近一次我梦见我和好友爱玲说我妈妈已经去世了,说完我泪如雨下。梦醒了,我的眼角还有泪水,我知道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在潜意识中妈妈的突然离去对我而言内心有一种撕裂的痛,它一直在。2023年的12月,爸爸也离开了我们,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有时候就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从脑海里闪过。
    小时候的生活比较苦,但是那个年代家家如此也没有觉得苦。妈妈的手很巧,什么针线活都学会了,还会纳鞋底子。小时候给我们做棉衣,每年过年妈妈都买布给我们做新衣服,小时候很期待过年就是可以穿上新衣服出去玩。吃的方面是爸爸负责,猪肉定量供应,爸爸买来一斤肉和豆腐烧在一起,兄妹三人抢着吃。每次宰鸡都觉得爸爸好能干,宰杀、放血、拔毛、一整套程序,印象里多半是姐姐给爸爸打下手往鸡身上浇开水以便拔毛,我胆子很小躲在一边。改革开放后,大家的日子好起来了,但是还是经济拮据。我记得上中学时,每天骑着爸爸的二八横梁大自行车上下学一天跑四趟,自行车太大上下车费劲,有时候下雨路过一段土路崎岖泥泞,自行车很沉推着走很费劲儿,我想买一辆同伴彩云骑的小轮自行车,但是要80元,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一直到1986年搬入宁夏大学家属院,我可以走路10分钟就到学校了。后来提起这件事情,爸爸妈妈都说当时每月到月底就已经捉襟见肘了。爸爸妈妈二人的工资不算高,要负担5个人的生活费,从1978年开始,哥哥进入大学、1982年姐姐又进入大学,到1986年我上大学,12年里父母一直在供养一位在校大学生,生活的担子也并不轻松。后来老师们都在校外代课,妈妈爸爸也都去代课,爸爸回忆说上一节课才2块钱,回广州的时候想补个卧铺但一听要十几块钱,就咬咬牙坐二十多个小时硬座回去不补卧铺了。我还记得高考完一个晚上我陪妈妈去旁边的文化宫给学生上课,我在教室外面站着就着楼道的灯光看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那是我第一次看琼瑶的小说,非常入迷。耳朵里还是传来妈妈讲课的声音,那天讲的是红旗渠,妈妈在课堂里面声音洪亮,声情并茂,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在大学里妈妈讲课好深受学生欢迎,为人好有亲和力和学生的关系好,家里常有学生来,妈妈还担任民盟的领导工作,每天很充实。1992年底妈妈退休了,刚从繁忙的教学岗位上退下来,一时还不太适应,她说想换个环境,就来到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那是我还没有孩子,妈妈一个人就帮我们做做饭前的准备工作,周末我们常带她一起去小区附近的天府豆花庄吃饭,她很喜欢那里的菜。吃一次饭大概要50多元她觉得贵,每次吃不完的米饭她都要打包带回家。爸爸1996年初退休后也来到北京,我记得他说你们真不错,年纪轻轻在北京能分到这么好的一套房子,楼下小广场可以活动跳舞小区环境也好,他很满意。当时只有一个卧室,一个客厅,给爸妈各自买了一个沙发床他们睡在客厅里,我心里就想什么时候能再多一间房,让他们能有单独的卧室就好了。后来1998年,2003年我们又两次搬家,条件越来越好。看到妈妈坐在宽敞大客厅的阳台上看书、在小区的道路(妈妈管它叫阳光大道)上散步,我的内心也很满足。爸爸妈妈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每天很充实也很忙碌,我们把生活费交给老爸,他负责采买做饭,妈妈每天主要是照顾外孙女、料理一些家务看看书,周末我们常常一起去公园转转,外出吃个饭。妈妈在小区里也认识一些老同志,很聊得来,老爸每天去紫竹院公园跳舞活动腿脚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爸爸妈妈退休后的二十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由于在我们身边也得到了及时的照顾,爸爸妈妈都有过头晕呕吐,送去医院检查为脑梗,因为治疗及时得到了缓解;2011年妈妈深夜突发心脏病送去阜外医院急救,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一命;后来又因为糖尿病并发症昏厥、胳膊摔骨折等几次住院。爸爸在银川时感觉上楼梯喘气,回到北京去阜外医院住院造影检查说是要搭桥手术,当时已经七十多岁,我们最终选择了吃药保守治疗。总之每一次都没有遗憾,在北京得到了及时的较好的治疗。
    一直到2015年的春节,妈妈因为胆部不适我带她去检查,确诊为胆囊癌晚期。我听到这个结果感觉是那么得无助,因为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妈妈就离开了我们。现在想来唯一安慰的就是妈妈没有遭受太大的痛苦,否则对她对我们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妈妈带着尊严带着体面安详地离开了我们,这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然而妈妈的突然离去对17岁的外孙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最亲的亲人突然离开对尚未成年的她造成的刺激可想而知,多年来一直深受影响,希望时间可以疗愈一切!妈妈走后,爸爸的生活也还好,疫情之初,爸爸住到了养老公寓,就在北京核心二环旁边条件不错,我经常去看他,他也常常到紫竹院公园,月坛公园转转。疫情期间,爸爸因突发心梗心衰送进阜外医院,疫情管控严厉,老爸独自在ICU住了近二十天,终于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然而2023年冬天的一场感冒引发了肺炎老爸终究没有顶过去,老爸走得也很平静。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兄妹三人都陪在身边,他们应该没有遗憾,三个子女都很争气也很孝顺。
    爸爸妈妈这一生他们历经坎坷,经历了恐怖的文革岁月,度过了物质贫乏的年代,幸运的是后来赶上了好时代,日子是越来越好。去年8月份我们三兄妹都回到了银川,我的内心就是想去看看曾经的家,因为那里有父母生活的痕迹。看到熟悉的被子,想起了妈妈的味道,家里还有很多老物件,已经有年代感了,看到这一切都让我非常非常得想念他们。爸爸妈妈,我明白虽然我已经长大,但是对原生家庭的那种情感已经融进我的血脉,随着你们的离去,那种情感只能慢慢消融在对你们无尽的思念当中。爸爸妈妈,女儿想念你们!愿你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小蓉
                                                2025.3.15于北京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