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慈祥的母亲诞辰百年
跪拜在父母的遗像前,仰望着充满了坚韧神情的父亲和流露出慈祥眼神的母亲,我难以抑制如浪翻滚的心潮。是勤劳节俭的父母给了我们幸福温暖的家,是含辛茹苦的父母把我们一天天的拉扯大,是正直善良的父母教育了我们怎样做人。父母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替代的也无法撼动的榜样。这几个月来,我们兄弟姐妹一起举办了一个纪念父亲诞辰百年的活动,如今又到了母亲诞辰百年的日子,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岁月里那一桩桩一件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往事又浮现在了眼前。细细想来,这些往事虽然平凡普通,却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妈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每天不辞辛劳的为这个家忙碌。把伟大无私的母爱全都奉献给了孩子和这个家。日子久了,沉重的家务负担伤到了妈妈的身体,大约在我上学后就看到妈妈经常吃药和从别人那里讨来的偏方,可妈妈以她坚韧的性格支撑着依旧日夜操劳。我们几个也渐渐长大了,到了为妈妈分担家务,不让妈妈过于劳累的年龄。姐姐念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都在外地,后来调回来了,虽然工作忙,可依然是妈妈就得力的帮手,屋内的家务姐姐替妈妈分担的最多。二哥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了挤牛奶,三哥是喂牛,清理牛圈。他俩干的都是比较重的力气活儿。我和妹妹还小,妹妹在妈妈身边做的是一些轻松简单的,认真履行着“小棉袄儿”的职责。我主要是跑跑腿儿,去牛群接自家的牛,或到山坡找回散放的牛犊,有时出去放放猪,採点猪菜。我能真正帮妈妈做家务是在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看到妈妈在蒸馒头时,揉面很吃力,就提出让我来试试,妈妈同意了,就坐在面案的旁边看我揉面,并不时地指点着我,告诉我揉一阵就用刀切开面团,用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就能知道面揉没揉好,面碱放的量合不合适。下一步就该把大面团切成一个个均匀的小面团,揉成圆圆的馒头。因为我这是第一次蒸馒头,妈妈就边示范边给我讲两手怎么协调配合。看到面团在妈妈手里揉几下就变成了圆圆的馒头,就觉得很简单,可真的揉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面团在我手里不听使唤,怎么揉也揉不圆,反而越来越扁,到后来都成了面饼了。我有点懊恼,干脆不揉了,把面团放在两手之间在面案上直接“团”,弄的馒头三扁四不圆的,妈妈看了也笑了,提醒我在揉面团时,一只手揉,另一只手怎么翻转面团。慢慢地手里的面团就有点模样了,不过和妈妈揉的馒头相比还是差不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我揉的。等馒头放到笼屉里,妈妈又教我怎么计算蒸馒头的时间,怎么能看出馒头是不是蒸熟了。这次帮妈妈蒸馒头把我累的够呛,手腕发酸,满头大汗,还要不停地重复着一个枯燥的动作。我明白了妈妈一次次蒸馒头因体力跟不上是很辛苦的。从那以后,妈妈蒸馒头时候,只要我在家,揉面的活儿我就包了,即使是上学去我也告诉妈妈等我回来再蒸馒头,我从妈妈的眼神里看到妈妈对我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我的心里也很高兴。经过几次以后,我就能独立的蒸出宣腾腾的大馒头了。接下来我又开始学发面,当然还是离不开妈妈的指导。从每次用几碗面,用多少面肥,到用多少水,水的温度怎么控制,母亲都细细的给我讲,所以我很快就掌握了发面的技巧,就这样我从头至尾的学会了蒸馒头。为了帮妈妈多干点活儿,我让妈妈教我做简单的菜,过程还是一样,妈妈“动嘴”我“动手”,把做菜最基本的方法学到了手,也让妈妈轻松了许多。没有多久我就在妈妈那里学会了多样的手艺,包饺子,包包子,擀面条,而且每样手艺我学会的都是全过程的。
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几个也只能有眼睁睁看的份儿,没有插手的“资本”。快过年了,妈妈总是要按着山东老家的习俗,用家里最好最白的面粉亲手做出好多花样的面食。我们几个围在面案周围看热闹。只见经过妈妈手里的一个个面团,不时地变幻出各种形状,十分好看,而且每一种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我清楚地记得有“把儿饽饽”,“枣儿饽饽”,“桃饽饽”,“小刺猬”,“小生虫”,“大生虫”。等蒸好了之后,妈妈在它们上面点上或涂上调制好的颜色,更显的栩栩如生。我们最喜欢的是桃饽饽和大生虫,桃饽饽就像一个真的大仙桃,白白的,圆圆的,顶部是粉红色的。大生虫不仅做工复杂,更是寓意深刻,它的嘴里衔着一枚铜钱,周身围着小元宝之类的,简直就是一件面做的艺术品。还有香香的炸“面鱼儿”,脆脆的炸“皮皮梗”,在当时的条件下妈妈做的这些统统都是我们一年才能吃到一回的美食。回想起来,感觉这些美食的余香依然在我们的舌尖上萦绕不绝。
我做这些家务初衷是帮帮妈妈,好让妈妈歇一歇,不再那么劳累。等到我独立生活后在用到这些手艺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妈妈教我的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在生活中做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实,我帮妈妈做的并不多,可我所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帮妈妈的。感谢慈爱的妈妈,给了我这么厚重的精神财富和立家之本,让我受用一生。
永远怀念我们的爸爸妈妈!
四儿:志东叩拜
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