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纪念申葆嘉先生
  查看图片
申葆嘉
1923-01-29 ~ 2014-02-15
 
到访:32612  墓地祭奠:5   留言:80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张凌云: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深切怀念恩师申葆嘉先生
张凌云  2014/2/20 22:26:00  浏览:558

申葆嘉先生于2月15日在天津仙逝,噩耗传来,令人痛惜!不禁让我追忆起30年前我在南开园里求学的金色时光。
 我是1983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同年考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旅游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师于鲍觉民教授和何自强教授,但等我9月入学后,何自强教授从经济研究所调入新组建的旅游学系,出任旅游学系主任。我也随着成为旅游学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由于导师主要忙于系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旅游学科建设工作主要是由申葆嘉先生负责,他是南开大学旅游学科的奠基者。我在南开学的第一门旅游专业的课程——旅游概论,就是申先生讲授的,因此也可以说,他是领我入门的启蒙恩师。当时由于旅游专业的首届研究生只有3位,所以我们是与旅游学系83级本科生一起上的。但申先生对我们格外关照,经常约我去他位于校内北村的家里“开小灶”,而且主要是利用中午时间答疑和讨论。他说自从事旅游教学和研究工作后,就改掉了午睡习惯,因为旅游是服务行业,午睡不符合职业要求,所以他提倡旅游学系的学生不要养成午睡习惯。申先生对于旅游学科的认识,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他曾用“破腹产”来形象地比喻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不同,在当时旅游学术研究主流是研究旅游的经济属性,他本人的学术背景也是经济学,但他当时就提醒我,研究旅游经济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做基础,并重点关注旅游的社会属性。他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执者和热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记。他也是国内最早将系统地将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旅游学科的。当时南开旅游学系资料室就已订阅了《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等国外权威学术期刊。那时他就开始追踪国外旅游研究的前沿,并又从日本学者铃木忠义的《现代观光论》中接触到二战前德语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令他困惑的是,国际旅游学术界的研究轨迹是如何从战前德语国家学者的逻辑实证主义转向当下美国及英语学者盛行的实用主义的。为此,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牺牲了退休后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快乐时光来苦苦寻找这一答案。天道酬勤,令人欣慰的是他晚年呕心力作《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终于在他有生之年问世了,但今天他的这部著作成为留给中国旅游学术界非常宝贵的思想遗产,同时留下的还有他一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迫名利、奖掖后学的崇高品格,他不愧是学界楷模,一代宗师!
  愿恩师一路走好!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