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朱怀沛朱刘氏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朱怀沛
1916-02-03 ~ 1986-02-28
 
到访:10853  祭奠留言:139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中元节纪念
朱言恭  2023/8/30 22:02:00  浏览:92

    活了这么大,从未在中元节纪念过回忆过我的祖先。自从1986年爷爷奶奶过世,1998年外公过世,直系亲属和主要旁系亲属长辈都还健在。尤其是继外祖母,马上要99岁了。因此,我对生老病死概念不深。老一辈过得艰苦,生活不容易。父辈们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但晚年大抵比较幸福。
   母亲那边,因为舅舅未成年就过世,母亲算是独女。亲外婆在母亲几个月大时就过世了,因此妈妈这辈子过得相当孤苦。1到5岁,妈妈在其外婆家度过。5岁重新回到父亲身边,因为继外祖母不能生育的原因,母亲也得到了充分的父爱和母爱。但母亲小时候的故事,对母亲造成了极大的刺激。外祖母因为蚊子咬伤,泡水感染,而她的婆婆拒绝给予医疗,20多岁死在家里。这件事给我母亲留下阴影,导致母亲一辈子也不能原谅她的奶奶,但老人家偏偏长寿,活到了90多,我都很大了她还在,我也非常不喜欢她。我的外婆家算是比较富裕,至少是富农以上的经济实力。不是没有钱的原因,而是婆媳关系紧张的缘故。我外婆出身相对好些,祖上和当地的基督教教会有点关系,一直经济上比较有实力。外婆我没有见过,每次扫墓,伫立在她老人家坟前,我都感慨万千。
   父亲这边。我们的家族祖上也是殷食人家。我高祖生活于清末洋务运动时代,并未交好运,夫妻早早病亡,曾祖父作为独子在外婆家长大。直到娶媳妇。我家旧社会家业应该还可以,听父亲说我们家族墓地加上祭祀田曾经有15亩之多,当然现在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了,解放后分给了无地或者少地的农家。我们家族人丁一直不旺。曾祖父长大,继承家业,多少还剩下100多亩。一口气生下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战乱的年代,我们家继续成长。从祖父辈的婚姻来看,大多数嫁娶的都是中上等人家,富农和地主成分的也有。我的奶奶出身也不错,一位殷实农家兼生意人的长女。从上一代的婚配看,那个年代讲究门当户对。说明我们家过得也不错。表现在:一是能和官僚地主阶级结亲,与知识分子搭上关系,旧社会亲戚里就有一些大学生。二是经济实力还可以,爷爷分家后还能持续置办家业,把三个儿子培养成吃国家饭的工人和干部。三是恢复高考后,后代大体跟得上时代,读书找出路的比较多。
    今天是中元节,回忆过世的历代祖先,感慨振奋,借机梳理一下脉络。我们作为后辈,都是继承和发扬了祖先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的。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以此文纪念祖先。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