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乔景春,一九二八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生于乔川乡乔川村,天资聪慧,幼年于乔川清凉寺读私塾,组织能力强,深得伙伴拥戴,读书过目不忘。永兴小学毕业后,曾祖父让其或礼县或天水读中学,他执意不从。用曾祖母纺线所织土布换得麻鞋一双,同永兴几位同窗步行前往兰州求学,以展鸿鹄之志。到兰以优异成绩考入兰州简师学农学,后入西北名校‘西北中学’读书。其间广交朋友,关心国家大事,立志考大学求得一技之长,光宗耀祖,重振门风。因受战火影响,经济之拮据,曾祖父思子心切,派三祖父赴兰寻弟。至此,祖父求学之路不得而中断也。
返家后,娶妻毛氏,所生一男一女,祖母产后身患肠疾,久泻不止,不幸离世。时祖父未过而立之年,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嗷嗷待哺之孩童,因姑母年幼需寻人喂奶,时吃时断,不幸夭折。家境衰落,生计难以维持,重担全落祖父之身,因而祖父未再续娶。
五五年至五七年祖父响应号召到雷坝小学任教,五八年到罗堡学校任教导主任,期间工作兢兢业业,业务精益求精,深得同行赞许,学生爱戴。运动中蒙受冤屈,回家务农。
回家劳动期间,钻研医学,不耻下问,医术闻名于乔川方圆。无论天黑下雨,求诊必应。时祖父无药,只能号脉开方,从未收取患者分文。逢年过节,或提食品或拿自制布鞋前来酬谢才络绎不绝。祖父为人耿直,一副热心肠,不管谁家有事必前往,婚丧嫁娶,一手操办,“小孩看大,老人送终”。
八0年平反冤假错案,祖父重见天日,在乔川七制学校任教。年逾半百的祖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备课,仔细批阅,阅读大量的教育书籍,要求学生写好字,考试也用毛笔。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一九八七年,年逾花甲的祖父,不得不离开教育教学岗位。
离校后,前往盐官看家经商,经营小百货、茶叶,经商期间,广交商友,待人和蔼,老叟无欺。盐官十多年,我们朝夊相处,言行举止,终生难忘。为我几个月的孩子操心费计。我们上班后,孩子的一切由祖父来料理,换尿布、喂奶粉。祖父左右肩膀全是孩子的鼻涕。一有伤风感冒,亲自抓药、熬药、喂药。孩子入学后,鼓励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圆他未圆之梦。
二000年祖父因患肺心病,自觉力不从心,前往老家乔川养病。养病期间,干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操持家务,指点二弟医术,支持拆建盐官铺面,夏收亲自到场帮忙。今年农历九月旧病复发,前来探望的有乔川村父老乡亲,祖父生前亲朋好友,本家亲戚,祖父工作过的乔川中心小学领导、同事。历时近两月,多方医治,病情不见好转。于农历十月二十九日凌晨三时五十五分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七岁。
祖父的逝世是我们全家,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村的损失,我们悲痛万分,痛断肝肠。祖父虽非完人,亦为人之楷模也。
一生品行堪为传家风范
谆谆教诲子孙终生难忘
祖父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于农历十一月初三日含泪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