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丹心永在
  查看图片
苏丹
1985-10-14 ~ 2011-01-01
 
到访:1164091  祭奠留言:6835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丹丹的故事——第一次远征(4)
苏力  2011/4/13  浏览:9169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丹丹父母的休假期限快到了,也就是说丹丹的这次远征要开始向北方折返了。返回北方,可以走来时的路线,但人们常说“不走回头路”吗,实际上丹丹的父亲已经设计了返程路线和方案,即:首先请在上海的亲戚提前买好返回北方的火车票,尔后一家三口从南通坐船到达上海,因为那时候,什么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的还都是没影的事呢,乘汽车从南通过长江到上海要坐人车混装的轮渡船,既费时又危险,所以坐专门的客用轮船还是比较好的选择。到上海可以看看亲戚、转转“十里洋场”,取票后即可返回北方。这个方案,丹丹母女俩也是非常赞同的。
     打点好行装、带上点苏北地区的土特产,丹丹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姥爷、姥姥、舅舅等亲戚们,又随着父母踏上了返回北方的路途。
     上午九时从南通港乘船,顺长江东去、过崇明岛、到长江出海口、进吴淞口、沿黄浦江南下、经上海外滩、于当日下午十六时到达上海十六铺码头。想当年,上海的十六铺码头是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内河客运码头,现在好像是已经改造成游览黄浦江的游船中心了。走出码头,先买张上海市区图,查找到亲戚家的位置,然后是按图行进,走大街、穿小巷,终于找到了亲戚家。亲戚家的人们正热情等待着北方来的客人,一见面是一阵问候好不热闹,然后就是咱们中国人的习俗,接风洗尘的家宴。不过这次家宴的饭菜可都是带有上海风味的了,这又让丹丹亲自品尝和领略了南北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风味小吃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接人待物的不同风俗。
     1987年的上海市,没有现在这样繁华、先进,没有磁悬浮、没有地铁、没有环城路、没有高架桥,更没有什么东方明珠和世博城了。但那时的上海也是中国大陆首屈一指的大工业、大商贸、最繁华、最先进的城市,特别是过去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历史经历,更是让当时国人能够到上海一游成为炫耀的资本。丹丹是第一次到上海,所以要抓紧时间带她好好转转。
     城隍庙、大世界,南京路、淮海路,中共“一大”会址、动物园,还有人民广场、外滩等等,可是转了个遍。其间,几件小事也很让人难以忘却。
     一次,一家三口乘坐公交车,丹丹正和父母对车窗外车水马龙的景象品头论足,坐在后面的一位阿姨过来问道:小姑娘几岁了?丹丹回答说:刚两周岁。哪位阿姨惊讶的说:刚两岁,普通话就说的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丹丹的父母连忙向她解释:我们是北方人,所以说普通话可能确实比用上海方言说普通话要标准。丹丹的父母又让她再给阿姨背诵一段唐诗,丹丹也不怯场,大声的背诵起来:“鹅、鹅、鹅……”。这时候,有好几位乘客,光顾着看热闹,都忘记了到站下车。
     还有一次也是坐公交车,一位乘客看丹丹年龄小就把座位让给了她,丹丹高兴的坐上座位说:爸爸抱着我坐,一个座位可以坐两个人。父母一听真高兴,小丹丹会考虑如何合理和充分的利用资源了,而且也能体谅大人们的辛苦了。没想到她又说:车上的人们都应该这么抱着坐。哈…,照她这么说那不乱套了吗,车上的人们都被她的童言稚语逗的开心的笑了。
     那个时候,可能是上海的治安不太好,大小商场里都有一些年龄大一些的阿婆们手拿着小红旗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不时的提醒着人们:看好包,注意小偷!可能是听的多了,此事给丹丹留下了印象。有一次一家三口刚跨进一个商店门口,丹丹就大声的喊道:注意,小偷来啦!得,咋听起来喊的这么别扭,好像是把自己当小偷了。这一喊不要紧,热闹了,售货员、阿婆们和那些顾客们先是一惊,当看到原来是这么一个小家伙在乱喊,不禁捧腹大笑,让丹丹的父母是又尴尬、又好笑,父亲连忙抱起丹丹笑着说:小偷来偷孩子啦、偷孩子啦。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3条)
  • 这是苏叔叔、阿姨永远的美好回忆!苏叔叔、阿姨,你们多保重!
    古城市民 发表于2014/4/12 21:52:02
  • 有时候我们真的会很想把自己永远的留着某一时间段内。
    割送青春 发表于2014/2/8 22:05:50
  • 幸福的回忆......
    XUEER 发表于2013/5/7 18:33:01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