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水晶那样透明
作者: 宋琤等
惊闻刘衡离去,人民日报一些老记者、老编辑慨然写下送别的话——
在小小的斗室里,她已不能走动,更难以下楼,为了不和时代脱节,她学会了上网。就这样,我们得以经常交流。她常常传递给我们一些有趣的材料,使我们开怀大笑,眼界大开,思绪在笑中升腾。这一道奔流不息的瀑布,突然凝固不动了,怎不令人心痛!
——人民日报原农村部主任燕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宋琤
刘衡是不朽的,她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留在人民日报历史上。这不是由 于她给我们留下的新闻作品,而是由于她给我们留下做一个真正人的榜样:为了真理、正义,精神和肉体折磨也罢,以活埋、饥饿为威胁也罢,决不承认自己犯了所 谓反党反人民的右派错误!这不但在人民日报历史上是少有的,就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恐怕也是不多见的。中国社会要向民主转型,最缺少、也是最需要的,就是刘 衡体现的决不向反民主的邪恶势力低头的精神!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 陆超琪
想不到倔强的刘衡就这样走了,她的鸭子陪伴她,她的鹦鹉陪伴她。她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刚直不阿的精神,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良知。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李仁臣
在我心里,刘衡大姐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是一个真正讲真话 的人。我们同年罹难,一起打成“右派”,一起在农场劳改,改正后又一起在记者部做同事,我非常钦佩她!我们党内长期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整个社会上,特别 是党内生活言不由衷,敢讲真话的实在不多,很多情形下,就像林彪讲的那样,“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巴金老人晚年大声疾呼要讲真话,但他在最后一本《随想 录》中到底讲了多少真话,我看也难说。包括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领导人,除了彭德怀、张闻天等少数外,也难以全讲真话。社会不清明,政治体制不改革,民主与 法制不到位,讲假话成了污浊的风气。我们这些“右派”在农场内劳动改造,“管教”要我们“狗咬狗”互相批斗。本来我们这些“右派”都是讲真话的人,在农场 里变成讲假话才能过关。但刘衡就是坚持不承认自己是右派,坚称“我是共产党员”。对刘衡,长期以来,我是仰望的态度,非常敬重她。在长期的政治运动中,我 们这些“惊弓之鸟”成了侏儒式的人物,刘衡讲真话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是想学而学不到。
——获得“改正”的“右派”、人民日报原记者部主任林钢
我与刘衡是同命运的难友,共同走过二十年的噩梦。她坚持真理,面对 恶势力不屈不挠,绝不后退一寸的战斗的唯物主义精神,令人感佩。我们在人民日报同事几十年,深知她是一个真正朴实无华的人,她不会阿谀逢迎,不会溜须拍 马,不会说假话。她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一个“真”字,她像一块水晶那样透明。这样的人,却一生坎坷,这是我们社会的不幸。
——获得“改正”的“右派”、人民日报原干部部主任季音
刘衡是一部书,是一部值得后人正襟阅读的革命道德情操论。
——人民日报原教科文部主任罗荣兴
刘衡是乱石下的小草、阴霾里的鲜花、狂风暴雨中的大树。她没有走,她在天地之间!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兼海外版主编余焕椿
惊闻前辈刘衡辞世,不胜悲悼。追忆年前电话问安,喑哑答曰“很不好”。孰料数天后即住院,昏迷二十余日,终于不治。谨献七律一首,以寄哀思。
铁骨铮铮一女英,
廿年坚拒戴冠荆。
壮哉一匹直流水,(注一)
至矣千篇小视屏。(注二)
老病还须忧骨肉,
平生最恨乱折腾。
今朝米寿成冥寿,
功罪分明待细评。
注一:刘衡以瀑布自喻,虽柔软却直立。
注二:晚岁始学电脑,数年来敲出许多好文章,还开设了自己的网页,令我辈钦羡。
——《人民日报海外版》二版原主编张宝林
倔强、顽强、执著、质朴的刘衡,带着不变的追求和无尽的遗憾,就这样走了。生前她多次发信或打电话给我,可惜我没能拿更多的时间给她,但我知道她到天堂里还会倾诉……
——人民日报社 《新闻战线》前总编辑杨良化
人民日报获得右派改正的老同志们,一年一年地凋谢了;健在的,也在一天一天地衰老下去。但是,反右派斗争这一份思想遗产总得有人来了解、继承。刘衡大姐宁吃眼前亏,长期遭打击,她的说真话的硬骨头精神就是很可贵的一份思想遗产。
阿克顿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孟德斯鸠 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衡权力。”《北京大学1957年的大字报摘编》这一份宝 贵材料,经过钱理群教授收集发表了。他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反对家长制、反对特权、提倡民主与法制的谈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完全与北京大学 ‘右派’们的鸣放言论相吻合”。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要制约权力,必须要有人民的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下面这个问题大约不需要 考证吧:是1957年那时的腐败厉害呢,还是现在的腐败猖狂呢?
为什么学不了呢?因为说真话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青春,待遇,冷宫,身心煎熬折磨……我们毕竟是有趋利避害本性的动物。因为我们老了,没有这个体力、精力和能量,所以我就学不了。
——获得“改正”的“右派”、人民日报原文艺部副主任舒展
2007年春,我忽然心血来潮,写了一首诗献给了刚度过85周岁的刘衡大姐。诗是拙诗,但也尽可能把我对刘大姐的敬爱之情和钦佩之忱写进去了:
数十年间为友邻,
好缘陋舍亦生春。
隔墙敞语同忧喜,
倚座平章辨赝真。
岩际苍松风骨健,
毫端人物影姿亲。
劫波历尽襟怀阔,
时写新篇激后尘。
——人民日报原国际部记者陈泊微
面对强势,她有更强的精神和意志;面对大众,她有敏感的心和传神的笔。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她留下的新闻作品足可传世。离休后,评报成为她的表达方式。晚年她在互联网上找到新的空间。刘衡,我们心目中的好记者、好母亲、好奶奶、好公民。
——人民日报社原国内政治部记者冯媛
(本版稿件的组稿,得到余焕椿先生的大力襄助,谨此志谢!)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