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舟
李守发 2017/9/21 14:53:00 浏览:862
70年前的今天,一乘花轿,吹吹打打,在亲友和众乡亲的簇拥下,妈妈嫁到了我们家。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父母的爱情之舟载着对未来的憧憬,向希望的彼岸进发。在这70年的航行中,经历过狂风暴雨,遇到过急流险滩,也险些触过暗礁,全靠掌舵人披风斩浪,化险为夷,使这条船上的船员逐年增多,发展到现在的20多口。
艰苦的岁月
妈妈17岁就嫁到我们家,婚后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既有田园生活乐趣,又有那个时代农民的艰辛。妈妈心灵手巧,颇有心机,是四邻八乡的织布能手。看妈妈织布是一种享受,手、脚、腰及全身动作协调的特别好,人机配合,可称得上是一高速架计算机控制的现代化织布机。小时候还时常坐在妈妈的身旁看妈妈纺线,纺车在妈妈的手中用得心应手,只见妈妈一只手摇车,另一手拿着一团棉花,随着纺车的飞转,拉出了一丝长线,然后纺车稍停,再倒转,拉长的线就缠绕到了纺锤上,再摇车纺线……如此重复下去,纺锤逐渐变粗,用不了多长时间,一绽棉线就纺成了。
妈妈织出的布密实平整,加点彩线可以织出花格布,除自己家穿用外,还到集市上出售。妈妈织的布在集市上是抢手货,总是能最先把布卖出,早早的回家再重复昨日的劳作。我还清楚地记得妈妈织布时的情景:夜深人静,微弱的灯火在跳动,妈妈还坐在织布机旁,叭达叭达的织布声响个不停,穿梭在妈妈的左右手中有规律的急速来回跳动,其频率每分钟可达100多次。布在一线一线的延长,灯油在缓慢的下降,鸡叫头遍,妈妈才上炕稍做休息,天亮了还要到集市卖布。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几亩薄田,春种秋收,莳弄的井井有条。我们兄弟四个都是在田间地头伴着泥土,就着风沙长大的,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妈妈也要下地帮父亲干农活,孩子没有人看管,只好用槐条筐把我们挑到地头,父母可以一边劳动,一边远远的守候着我们。若无天灾人祸,经父母的辛勤劳作,男耕女织,虽很难丰衣足食,但亦可温饱有余。
天有不测之云,山东的农民灾难多。八路军、国民党、还乡团在山东多次“拉锯”,兵荒马乱,战乱不止,遭殃的是老百姓。父亲有当过国兵的经历,也当过准解放军。有一年在秋夏之交时节,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军阀在我们村“征兵”(实际上是抓壮丁),他们征兵的方法非常特别,即在适龄青壮年中以“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当兵。父亲抓的很准,一阄得中,全家人都慌了神。这里有很多外人鲜知奥秘,凡是有钱有势的人家一般都抓不着,穷人家却抓的很准,基本上百发百中,父亲就这样当了国兵。秋夏之交时当的国兵,当年春节的除夕夜八路军攻打了国民党的这个军阀据点,当兵的不战而散,当官的抱头鼠窜,八路军把这个据点给端了。好在老天有眼,父亲在混乱中逃了出去,结束了当国兵的历史。
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国民党大势已去,1948年长江以北全部解放,但国民党仍占据着祖国江南的半壁江山。毛主席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消灭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全国人民热烈响应毛主席号召,纷纷参军参战。父亲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支前担架队 (老百姓俗称“民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军三团营,成了“准人民解放军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前所未有的阵容,压倒一切的气势,百万雄师过大江。国民党反动派如丧家之犬,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父亲所在的部队是在49年4月22日(不知是公历还是农历)过的长江,过江后就是急行军,有时一天一夜要走200多华里,就这样一直走到了祖国的最南方。父亲在战斗中挂过彩,荣立过三等功,一年后载誉还乡。
二闯关东
父亲有两次闯关东的经历,一次是结婚第二年,父亲只身一人闯荡大连,在日本人的南满铁路机车厂做苦力。这家工厂还算正规,主要是检修机车,每天工作时间很长。日本鬼子经常打人骂人,每月开四十块“金票”,还要扣下20块作为抵押,少的可怜的薪水无法养家糊口,而且随时都有送往别处当劳工的危险,所以干了不到半年就不辞而别。第二次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家生活实在无法维持,在妈妈的“决策”下,举家来到东北当上了社会最底层的“盲流”。没有户口,不可以入社、不允许招工,只有学校还坚持“有教无类”,尚未成年的我和弟弟可以上学。父亲除会种地外而无一技之长,靠开小片荒种粮供全家果腹,靠搂柞树叶、割苫房草等副业收入换零花钱。三伏天骄阳似火,父亲在没膝深的草甸子的泥水中割草,妈妈是小脚,也要帮父亲晾晒、挑选、捆草。烈日晒,蚊虫咬,水蛭叮……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
搂柞树叶算是“俏活”,除要有运输工具外还要有网包。妈妈心灵手巧,胜任从捻绳、编织到拴梗绳的全部工作。秋天的空气特别干燥,树叶特别容易被搓碎,这样就将影响柞树叶子的质量,所以搂柞树叶子必须起大早,要赶在太阳出来前还没把树叶上的露水晒干,就得搂成大堆,再进行装包、搬运、搬运等工作。一般都是凌晨3点多钟就要从家里出发,往返50多里,而且全是山路,当把树叶送到鹿场以后,经排队、检验过称、开票结帐等,再返回家时已经是夜里10点多钟。我随父亲上山搂过柞树叶,当晚上回来时,全身已经散了架子。虽然劳作艰辛,但收获颇丰,一斤树叶只卖三分钱,有一次我们一车卖了近15元钱,这个天文数字的收入使全家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
晚辈的楷模
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孙们一个一个拉扯成人,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儿孙们茁壮成长,能堂堂正正的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能学有一技之长,有混口饭吃的本事。父母的为人为事,对晚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儿孙们以二老为楷模,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工作。在11个孙子孙女中,除两个正在读书外,有五人考上了大学,有的取得了最高学历,现在都走向社会,或在科研机构,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儿孙儿媳个个孝顺有佳。逢年过节儿孙们都来看望老人,汇报自己“小家”的学习工作情况,此时二老乐的嘴不合拢,清点人数,对号入座已成为难事,时不时的对错了号,引出 一串串笑声。每逢此时在外地工作学习的晚辈都 能准时发来电子贺卡,借用信息高速公路送来一份心愿,传来一声祝福。
父母结婚前没有见过面,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二老年轻时有时遇事还时常拌几句嘴,老了反而卿卿我我,恩爱有加。老俩口一天到晚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嗑,屈指可数的几个话题可以天天唠,月月唠,年年唠,一个话题一天也可以聊上几十遍。老年人对往事的记忆 像计算机的硬盘,存储的数据不容易丢失,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农历四十三日,就是听父母唠嗑时得知的。而对新发生的事像计算机的内存,断电后就找不到数据。二对老老年的事记忆犹新,唠嗑的话题大都是老老年艰辛的经历和痛苦的回忆。
父母一生辛勤劳作,夫唱妇随,80岁的时候二老还开了一家“公司”(小卖店),办了一个“养殖场”养了200多只鸡,种的地收了两麻袋黄豆。父母艰辛的劳作换来了晚年硬朗的身体,妈妈现在仍可穿针引线,但已无衣可缝。如今父母年逾九十,耳不聋,眼不花,起居自理有余。但毕竟是古稀老人,单独生活还是有难度,但二老就是不舍得离开“老屋”。五年前,在众兄弟的“哄骗”和“逼迫”下,让二老选一家“定居”。非常荣幸,在四个儿子中,选中了排行老三的我家。从此不但免除了众兄弟经常回老屋照顾老人的诸多不便,也使我家成了全家族的“政治”活动中心。父亲除了与母亲聊天外就是天天习字,一刀宣纸用不了几日。父亲写字时,妈妈帮助研墨、压纸。妈妈走路不方便,父亲搀扶伴随。老家来信了,父亲读,母亲听。每每此时,都勾起二老对故乡的回忆,对“老屋”的眷恋,吵着要回平房老屋。
“人活七十古来稀”,七十年的婚姻更难得,父母的爱舟载着永不休止的奔波劳作,载着全家人希望和幸福,载着众子孙们在爱的长河中驶过了七十个春秋。请二老放心,我们会把你们的爱舟打造的更加漂亮、坚固,仍由你们掌舵,众子孙扬帆摇橹,共同驶向幸福的未来。
2003/4/20
(恳请各位编辑老师帮助斧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