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避免扫墓伤心过度,网上祭扫有益健康
天堂网 2017/3/30
(原标题:扫墓伤心过度 心理问题高发)
场景1 思念逝者精神恍惚
这两个星期,50岁的苏伯总是闷闷不乐,不出外锻炼,也不去参加老年大学的一些活动,这可急坏了儿子小苏。小苏的妻子不经意间看到公公边看相册边抹眼泪,相册里除了有全家福,还有不少公公婆婆曾经去游玩的合影。原来,这几天家里人念叨着去扫墓的事让苏伯更加思念去世不到一年的老伴了。
建议: 亲人应多进行开导
心理咨询师吴一帆说,清明前后,市民应该关注家人或朋友的精神状态,如有类似苏伯这样举止反常、郁郁寡欢等情况,应给予积极关注和精神支持。除了直接或间接的开导外,还要尽量避免让他受到强烈刺激,多制造机会让他参与人际沟通与交流互动。如果一段时间内还不能缓解或者情况进一步恶化,家人应该让专业心理工作人员介入咨询或干预。
场景2 常幻想自己意外死去
程小姐的父亲一年前因癌症过世了,此后她的心理包袱特别重,经常想得自己头疼:例如为什么父亲在世时,自己不赶快结婚,;为什么不放下工作,回家好好照顾病危的父亲最后一个月。除了内疚自责,她不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想象画面,想着自己因为各种意外死去。清明前夕,这些念头在脑海里闪动得更加频繁了。
建议: 重新寻找爱和力量
吴一帆分析说,我们总是在一段段关系中确认自己,获得力量。最亲的人走了,意味着最紧密的一段关系消逝,对有些人来说,也就带来了自我的迷失。这时,拒绝亲人过世这一事实,拒绝与人交往,拒绝饮食等情况都可能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都是内心缺乏力量的外在表现。
如何重新寻找新的力量?吴一帆说,一方面,亲人虽然过世,但亲人的精神已经通过我们留存下来,这也是先人带给我们的心灵力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仍然在世的亲人身上获得爱和力量。
其实,正确面对清明和相关祭祀活动很重要。吴一帆说:“这不仅是一个缅怀先人、发古幽思的节日,同样也是感恩、励志的节日。”
场景3 一到墓地便哭得呼天抢地
每年清明回老家扫墓,离墓地越近,陈女士的话就越少。走到墓地,她的眼睛就开始红了,女儿、儿子和儿媳妇担心地跟在她两边,低声地劝她“控制情绪”,生怕再发生曾经昏倒的一幕。谁知陈女士见到丈夫的墓碑,依然“泪如倾盆大雨”,哭得不能自已。女儿也被她的情绪感染,抱着母亲痛哭起来。这种“呼天抢地”的场面在各个扫墓点并不少见。
建议: 提前宣泄部分哀伤情绪
吴一帆说,从一方面看,清明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处理往日积蓄的不良情绪;但从另一方面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的哀悼也容易造成一个“情绪场”。
都说逝者已逝,人们应该坦然面对。但一般情况下,这个集中的时段容易让人情绪出现大起伏。过分控制情绪也不利于身心健康,一些人在祭扫时可能会情绪过于激动,出现头晕颤抖、喘气急促、呼吸困难、浑身发软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亲友应进行搀扶支持,轻拍其背部,自上而下抚摸脊柱,必要时把当事人带离祭扫现场,以平缓情绪。
另外,为防止亲友在祭扫现场过于激动,还可以事先在家里花点时间集体缅怀过世亲人,这样有利于提前宣泄一部分哀伤情绪。
场景4 身心疲惫情绪低落
现在清明成了法定假日,人们纷纷回老家祭祀,从清明前夕一两周就开始了“迁徙运动”,有的还要经历大拥堵。清明之后,许多人感觉身体疲惫,情绪低落。等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整个人已经垮了,还会出现厌世、没工作激情的状态。
建议: 用音乐治疗心理哀伤
除传统祭扫方式外,现在有很多新式的文明祭扫方法。吴一帆介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网上灵堂、网上祭扫等方式比较有益健康。除了节省体力,网祭也是一种相对柔缓的情绪表达方式,回避了祭扫现场可能出现情绪过度激动的“情绪场”,虽然并非专业治疗手段,但也有利于情绪转化。同时,用音乐、文字、图画等方式进行哀伤处理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艺术治疗方式。
来源: 当代健康报(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