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 创建于2006年,大型网上纪念馆平台,绿色网上祭奠、网上扫墓

踏青:拥抱和谐自然

天堂网    2017/3/14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诗,道出的是人们郊游踏春、融入自然的轻松惬意。清明时节,万物更新、春意盎然,千百年来,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刻相约出游,享受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在。

  向云驹 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
  我们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寒食”、“清明”、“上巳”三个节日的复合体。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将节日与节气合二为一,是清明节的独特之处。它既包含着祭祖、缅怀先贤的情怀,也囊括了感受春天、享受山水的喜悦,还具备着提示按节气进行农事的功能。

  李汉秋 文化学者:
  中国人清明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的习俗,不仅反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更是要表达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大化的尊重。

  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等……因此,今天的清明节也是一个亲近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

  萧放 民俗学者:
  蹴鞠、秋千原是寒食节的著名节俗,后来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具寒食特征,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这也是后来清明涵盖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易栽易活,更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最先吐出新绿。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而有神奇的效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的。贾岛“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诗句大概吟诵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更是驱邪护生的工具,因此有“三月清明门插柳”的说法。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门户插柳外,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
  清明节俗较早就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日子,墓前分享祭品变成了郊游野餐,插柳日从民国时期起也变成了“植树节”。尽管如此,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之日,“清明到,儿尽孝”的民俗图景至今在城乡仍历历可见。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我们真的有必要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

  胡胜 文化学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对逝者的眷恋与追思,对生命的热爱与欣赏,在清明构成了一种奇妙的融合。

  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有着多重的文化寓意。除了辟邪之外,折柳送别原本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千载之后依然令人感动。李白《忆秦娥》词中慨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昔日长安灞桥两岸尽种杨柳,汉唐时人们多在此送别亲朋,并折取柳枝相赠。柳与“留”同音,折柳送别的习俗蕴含着深深的挽留之意。而柳树又是生命力极为旺盛的植物,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折柳相送也寄托了美好的祝愿,希望亲友能在新的去处一切顺利,落地生根。可以想见,清明节的插柳戴柳,所蕴含的是多么深沉悠久的情感。民间谣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柳枝中的留恋与祝福,历经两千余年依然不曾衰减。

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服QQ:
  • 点击QQ交谈
  • 点击QQ交谈
转告
      转告至:
      手机版进入

  • 请在微信扫码访问